“
GPA 77分,我用“开挂”的作品集叩开全球Top2艺术院校——伦艺大门!
??朱同学
在读院校:
安徽建筑大学
GPA:77
实践经历:
AA建筑设计大师班
中铁二院实习
2023上海"街巷再生"设计竞赛
录取院校:
?? 伦艺—中央圣马丁学院
??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
??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
?? 威斯敏斯特大学
?? 创意艺术大学
??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西澳大学
?? 阿德莱德大学
?? 昆士兰大学
Offers
从低GPA到拿下伦艺offer
留学这条路我选对了
收到伦艺录取邮件的时候,我非常开心,但更多的是惊讶。因为我的背景很“拉”:本科就读于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筑专业,GPA只有77分,甚至没有语言成绩。最终能获得伦艺的青睐,非常出乎我的意料。
收到伦艺offer,激动到失眠
○ 考研快题or留学作品集,我选后者!
因为本科背景非常差的原因,我在考研和出国之间纠结过,但是在分别接触了考研快题课程和申请留学的作品集后,我个人认为两种筛选模式中,作品集可以更加全面的总结学生个人在本科阶段的所学,最终选择了留学。
我主要申请了英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院校。选择英国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与现代设计资源,同时建筑教育在全球拥有很高的认可度。基于我的背景考虑,我也申请了一些以“宽进严出”为特点的澳洲大学。
在院校方面,一开始我比较关注院校与其专业的排名,在拿到RMIT和UQ的offer后,我纠结过很长时间。但后来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心之所向的伦艺——伦艺在课程安排上与其他综合大学有很大区别,添加了更多的跨学科合作部分,我希望在这里获得与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就读体验。
创作中
○ 为什么是建筑设计?
因为和发小的约定,我在本科时机缘巧合选择了建筑学,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渐渐被这个专业所吸引,因此决定研究生继续攻读这个专业。
在我的认知里,建筑学是一个很杂的学科,需要统筹多方面条件去解决问题,根据非常多种类的角度去构思一个项目,例如传统文化、社会学问题、空间功能、人体工程学、构成学等等,这也是建筑学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场地调研图
虽然在本科学习以前,我并没有接触过建筑,但我过去的经历却在冥冥之中为我的建筑之路奠定了基础。小时候的模型制作经历为本科低年级还未掌握3d模型软件的时候的实体模型项目提供了很多经验。此外,类似《Frostpunk》 这类城市营造类游戏也激发了我对空间与社会的思考,让我坚持自己所选择的路。
建筑设计留学申请规划
欢迎戳小A咨询↘↘
征服伦艺的“开挂”作品集
是如何诞生的
本科低年级时,我的图纸风格偏向漫画风等非写实类,建筑造型上也未曾尝试类似扎哈的非线性。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我深受理查德·迈耶的影响,其作品中强调的基本几何形体的组合、几何秩序与对称成为我重要的灵感来源。
理查德·迈耶作品
(左)The Getty Center
(右上)Oxfordshire Residence
(右下)Smith House
创作作品集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在效果图的风格上,低年级的学校课题设计中最好积累越多越好的图纸表达风格,不要只局限与自己擅长的出图方法,过于单一的图纸表达风格会影响到后期制作作品集时的效率;在空间设计层面,我认为并没有哪种空间设计手法是优秀的或者是低劣的,主要是看个人喜好和申请学校的偏好。
这里分享两个我比较满意的作品集项目:
Time Meiting
与年轻人共同居住生活的老年社区
随着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精神关怀缺失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个项目旨在目标区域打造一个老年社区,让老年人能够与年轻人共同居住生活,从而帮助老年人解决脱离社会以及缺乏精神关怀等问题。
我在这个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我想做一个类似城市设计的尺度的项目,但是在项目中我还希望有一个比较确切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这些设计必须呼应我所提出的全龄康养主题。所以不管是从有限时间还是空间设计的灵感方面上都是有很大难度的。
许老师在这个项目的构思过程中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在我的项目主题构思过程中我出现了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这种时候许老师都很耐心的帮助我梳理思路,在后期出图的过程中也非常严格的监督我去提高图纸质量。
凌同学作品集项目展示
Dream Healing
用AR游戏治愈虚无主义患者
虚无主义源自拉丁语 “nihil”,意为 “无”,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它主张世界、人类存在以及价值等都是没有意义、没有目的、没有本质的,否定一切既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传统信仰等。在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下,许多年轻人出现了类似虚无主义的价值观,项目希望通过AR游戏的方式治愈不同类型虚无主义患者,通过一种新的疗愈方式去探索AR技术在疗愈空间中的应用。
这是我在2024年暑期在ACG的小组合作中参与的项目,我主要负责游戏空间的转译和建模。我非常建议想申请的同学去参与团队合作项目,因为你可以将你擅长的东西带到你的小组中,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你所不擅长的技能,这对于缺乏某种技能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法。
凌同学作品集项目展示
建筑设计作品集灵感
欢迎添加小A交流↘↘
申请成功关键
决心、方法和引路人
我的申请准备从2023年的大四上学期持续到2024年12月,算gap了一年。我在发小的介绍下了解到了ACG,并在参加了许老师的试听课后,对许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于是决定在ACG申请。
在ACG学习
○ 成功关键:我的态度+老师的督促
我认为我能成功拿到心仪offer的关键主要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老师的督促有很大关系。
相比较其他同学,我除了专业软件能力和坚持下去的决心外,我认为我所拥有的都是不利条件。如果按照本科低年级时的学习态度,我肯定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申请流程的。我认为只有自己先意识到自己真正想去做一件事并决心坚持下去后,找到对的方法和一个能给你正确指导的老师,而最后结果的肯定是对于准备过程中态度的呈现。
我的大部分外部优势还是因为许老师教得好,才能帮助我用作品集实现“大逆袭”!在制作作品集的过程中许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在跟本学科有关的方方面面我都感到有非常大的改变。我认为一个好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学生节约掉非常多走弯路的时间。
这是许老师?还是凌同学?
○ 给学弟学妹的一些建议
(1) 尽量早些开始准备,以防后期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
(2) 最好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创作。
(3) 结合学校课程设计项目进行创作,不管是从项目的真实度上还是节约时间上都很有帮助。
(4) 面试时有充分的准备,对自己的项目要有非常有深度的理解并且可以表达出来。
(5) 背景给不了建议,我的背景“一坨”,但是这也侧面印证了许老师教的足够好。
成都西村大院线下调研
○ 未来蓝图:国际化实践vs学术研究
在职业规划上,我有两个方向的计划。首先,我希望在研究生阶段积极申请国际建筑事务所的实习机会。通过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实践,更深入地了解国际建筑设计行业的前沿理念、工作模式与标准,同时检验自己是否对国际化的工作有足够的兴趣和能力。如果我在实习中找准职业方向,毕业后我会努力在建筑设计和人文关怀领域积累经验,致力于设计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建筑作品。
另外,如果在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学术方面的特长,或是对某个本专业相关课题产生浓厚兴趣,我会将重心转移到学术研究上。凭借研究生阶段所获得的系统学术训练与学位优势,我会努力取得优异的学术成绩,为申请博士学位打下坚实基础,期望在学术领域深入探索,为建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