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问我:“我的孩子怎么就不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听话呢?”
我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
她说:“我不信!我看见我女儿就烦,真想把她送人。”
然后长篇大论开始论证“我孩子就是坏的”这个“事实”。
我突然不知道怎么接话,因为我足够明白,有的人在某个阶段,并不想真正解决问题,而只想要宣泄,或者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创造一个看起来非常难的境遇。
接触过很多家长,我发现那些“孩子问题百出”的父母有一个共性:
他们习惯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或麻烦满世界找方法,从来不在自己身上反思一二。
看到别人的种种做法,我也常常在想,对孩子而言,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大量实践中,我还是认同沙法丽博士在《家庭的觉醒》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每个孩子都希望问父母三个问题:
我被看见了吗?
我有价值吗?
我重要吗?
当孩子觉得被看见,认为自己有价值,并且觉察到他们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而获得重视,他们便能充满力量。
这种能量会转变成他们对所关注事情的真正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