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教材(2025年修订版)培训体会
一、新教材的变化
1.内容结构与知识点调整
新教材将“比热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等内容提前,强化知识逻辑链条。例如:原教材中“比热容”位于《内能》章节末尾,新教材将其移至第十三章第一节,通过“烧开水”等生活场景引入,更符合学生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认知规律。第十四章则将“能量守恒定律”作为第一节,突出其作为物理核心规律的地位。
新教材删除了《现代顺风耳——电话》等相对陈旧的内容,同时将“核能”“太阳能”合并为《新能源发展》,聚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最后两章(如:《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删减冗余内容,优化知识密度,避免重复。
2.教学理念与栏目创新
新教材每节开篇增设“问题”栏目,通过真实情境(如“如何设计家庭电路”“新能源如何转化”)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化“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例如:在“电路”章节以“家庭灯泡不亮的故障排查”为问题,激发学生运用电路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增设12个跨学科实践项目(九年级6个),占总课时的10%以上,强调物理与工程、生物、环境等学科的融合。
3.学科核心素养深度融入
教材通过思维导图、案例关联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内能”章节,从分子热运动→内能定义→比热容计算→热机效率,形成“宏观现象-微观本质-实际应用”的闭环。明确标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的应用场景。例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通过控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中的两个变量,研究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强化方法意识。增加多变量电路设计、动态分析等复杂问题,如“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动态变化”,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结合“科学·技术·社会(STS)”栏目,引入“碳中和”“新能源开发”等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电”,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钱学森、南仁东等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弘扬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4.教材呈现与资源更新
新教材更新插图201张,新增88张体现传统文化(如古诗词引入分子动理论)、现代科技(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的图片,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时代感。例如,用“大漠孤烟直”的诗句引入分子扩散现象,用“太阳能路灯”案例说明能源转化。
电学符号与国标统一,如开关符号不带“O”,火线改称“相线”,零线改称“中性线”,地线改称“保护线”,提升术语的规范性。更新电能表、配电箱等设备的图示,删除旧式电能表介绍,聚焦现代电力系统的科普。
二、作业设计改革创新与教学
1. 物理核心素养的结构
2.体现核心素养的物理练习题设计(人教版教材为例)
3. 初中物理练习题关于核心素养目标的规划
4. 体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练习题举例
总结:
九年级物理新教材通过结构优化、实验创新、跨学科整合及核心素养渗透,构建了更科学、更贴近生活的知识体系。教师需精准把握教材变化,灵活运用“问题导向”“活动引领”等教学策略;学生则应积极参与实践,在探究中提升科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来源:物理教学云,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