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 | 傅国涌:教育不应只追求成功,而追求成全人
创始人
2025-07-26 05:21:03
0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从一粒种子到大树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

来源 | 学人Scholar

编者按:据多方证实,傅国涌先生于7月7日凌晨辞世,享年五十九岁。1967年,傅国涌生于浙江乐清,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多年来,先生多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青少年教育等问题。出版包括《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寻找中国之美》等多部作品。

你了解傅国涌吗?

1967年,傅国涌出生在大山深处,童年和少年正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他,几乎无书可读。所幸,在宁波教育局和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两个舅舅让他知道还有一个山外的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傅国涌在他的第一间书房

对于傅国涌来说,“历史”早已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常简单的慢生活中,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史料,思考中国百年来的命运沉浮,“我就活在历史当中,也以历史为业”。

从单位的废旧报纸、杂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美学,再到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阅读。

“他们将我带进一个更深沉辽阔的世界,我对山外世界的想象不再停留在秦皇汉武、水浒三国,也不再停留在郁达夫、沈从文或拜伦、雪莱,我开始为古希腊以来一代代智者的思考所折磨,我渴望融入他们的阵营中,与他们站在一起。”

也因此,作为独立学者的傅国涌长期关注中国现代教育。

傅国涌在《新学记》一书中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固化、狭隘与落后,但也不失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傅国涌,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发现廿八都》等

不太为公众所知的是,这位当下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历史学者,在早年亦曾有过短暂的乡村中学教师的经历。

1987年9月到1989年1月,20岁出头的傅国涌在浙江温州任教,担任语文和历史老师。这段经历让傅国涌有机会深切感受到20年来中学历史教育的“变”与“不变”——形式上变化很大,课本华丽了,教学更花里胡哨了,但本质上,仍然是按照政治标准而不是教育本身来进行的。

彼时,在傅国涌的历史课堂上,虽然仍是按照教材的脉络,但并没有照本宣科。注重史料的他,以讲史实为主,将大篇幅的讲述放在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上,以更宽的人文视野引导学生去探寻历史的真相。多年以后,当傅国涌再次与当年的学生聚首时,对于当年的授课,不少学生都直言“受益匪浅”。

在傅国涌的印象中,那时的学生还很淳朴,不急功近利,有着对知识纯粹的渴望。到了今天,整个时代已经变得非常功利,许多人读书精于算计,义无反顾地奔着实用的东西去,有着明显的功利性,人成了考试的机器,而历史并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

“在重应用、重技术的时代潮流中,历史是一门边缘化的学科,包括历史在内的整个人文学科都不被关注和重视,这是教育制度设计和整个社会环境导致的。”

近年来,傅国涌不时会到一些中学讲学交流,在与各地学生的接触中,他发现,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比他想象的要深入很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所提的问题会让他啼笑皆非,“他们问的只是后面的部分,却并不知道前提是什么”。

“总体而言,现在仍然是人文匮乏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有着很深的历史传统的国家中,现在的人们不了解历史,大部分资讯来自零碎的片段的大众媒体,比如讲求娱乐化的电视,它是要好玩的有趣的,这就与准确、客观、完整相背离。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健全价值观。”

在傅国涌看来,在随波逐流中,只有极少数人能跳出来,远离封闭的精神状态。

在中国,成功成了一种毒药,它被功利地定义成了“做大官发大财”,而教育有它本身的逻辑和规律,只有回到教育自身,从它自身出发,而不是从它以外的“成功”出发,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教化育人”的作用。

说到“读书过程中无意的副产品”,傅国涌自己就经历过不少。在长期读史料的过程中,傅国涌无意中接触了很多人对过去中小学的回忆,他由此汇编了后来引起教育界和新闻界关注的《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这两本反映晚清到民国50年间中小学教育的著作,通过整理大量回忆录,借由几十位过去的校长、老师、学生之口,其中不乏胡适、赵元任、钱穆等名家大师,打捞过去鲜活的中小学记忆,进一步体认那个时代的中小学教育。

▲1929年民国学堂

“那个时代的教育也有它的问题和缺点,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始终围绕着人的教育,而不是工具的教育,它是以人的健全为目标的。它是成全人的教育,而不是成功的教育。这种人的教育,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呈现出来的最有生命力的一个侧面。”

这种“不追求成功,而追求成全人”的教育,是傅国涌心中的理想教育,他希望“教与学都充满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学生、老师相互成全,各自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方式”。

在傅国涌看来,学校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它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我国的诸子百家时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

教育到底是什么?傅国涌认为: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是为了谋求职业而存在的,而是寻求人之为人的价值,是有限的人在有限的时间中求问无限价值的管道,通过教育,让人更有可能超越自身的生物性限制,从而获得对人和人所在的这个世界更确切和实在的理解。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从一粒种子到大树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天创熙攘安卓系统,探索创新与繁... 你知道吗?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大千世界里,有一个名字可是响当当的——天创熙攘安卓系统。它就像一位热情洋溢...
安卓另系统的技巧,高效使用技巧... 你有没有发现,安卓系统虽然强大,但有时候也会有点小脾气呢?别急,今天就来给你分享一些安卓另系统的技巧...
泰国战机军舰齐出动,中使馆:柬... 2025年7月24日,柬泰两国军队在奥多棉吉省、柏威夏省等边境地区发生交火,中国驻柬埔寨使馆已发领事...
吉利联合阶跃星辰亮相世界人工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范国飞 赵瑛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开...
上海市颁布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 7月25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盛大启幕。大会期间,上海市正式颁布...
技术为舟,责任作桨,比亚迪荣获... 近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比亚迪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
阿维塔11新加坡正式上市 售价... 凤凰网科技讯 7月26日,阿维塔官方发布未来智能豪华SUV阿维塔11在新加坡正式上市,起售价为278...
微软CEO纳德拉解释公司为何边... IT之家 7 月 26 日消息,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近期撰写了一份备忘录,试图解释在实现巨大...
上海自动驾驶商业化破冰:270... 当你在浦东金桥掏出手机,一键呼叫的出租车竟没有司机——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今天上海街头正在发生的真实...
官方定调,都不具备自动驾驶能力... 周末带家人出游,当你随手开启智能驾驶辅助,再无心无旁骛而是双手轻搭方向盘,若即若离。这一刻,你可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