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开大学,有位极具魅力的教授,他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这位教授以其敏锐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深深触动着学生们的心灵,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格言不仅传递出他坚定的立场,更表现出他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正是这位艾跃进教授,赢得了无数学生的喜爱和钦佩。
谈到艾跃进教授,许多人或许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却对他的具体事迹知之甚少。艾教授生于1958年的天津,祖辈的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他的生命里。他的父亲是一位经历过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老兵,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新华社天津分社的副社长等职务,家庭背景使艾跃进自幼便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并激发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年少的艾跃进心中早早埋下了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的种子,志向远大。
在艾跃进的成长轨迹中,浓烈的爱国情怀始终是他前行的重要动力。他凭借出色的学业表现考入了南开大学哲学系,进入大学后,他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尤其热爱演讲和辩论比赛,这些经历极大提升了他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也为他日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经过数年的努力学习,艾跃进顺利毕业,并选择留校任教。起初,他在校团委担任职务,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与学生们更紧密地接触,从而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同时也锻炼了他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在这段时间里,艾跃进发现了一个普遍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和平环境下,许多青年学生缺乏必要的国防意识。他意识到,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国防教育的滞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因此,他产生了创办军事研究室及开设军事思想课程的想法。
艾跃进有着敢于追梦的勇气,他立刻开始为这一计划进行准备。然而,在当时和平年代,他的构想遭到了不少质疑与不解,一些人认为南开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不应该在军事领域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面对这些困难与反对声音,艾教授没有选择退缩,他积极寻求校方的支持,甚至不惜自掏腰包拿出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他不懈努力的推动下,南开大学终于批准了军事研究室的建立,并开设了军事思想课程。
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填补了南开大学在军事学科领域的空白,也使其成为全国唯一一所非军事院校却拥有军事学硕士点的大学。在艾跃进的课堂上,学生们纷纷前来,听他传授军事思想,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他独特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们喜爱,许多人都被他的激情和深邃的见解所打动。
除了军事思想课程,艾跃进教授还开设了口才和礼仪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接触过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其实也是一位谦和友善的绅士,生活中充满了乐观与热情。尽管繁忙的工作让他有时显得疲惫,但他始终对生活抱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
2014年,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被确诊为晚期胃癌。在这场与病魔的斗争中,他选择了不向困境低头,依然在病榻上坚持为学生授课。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为一批即将入党的学生举行了庄重的宣誓仪式,这时他眼中流露出的欣慰与自豪,如同点亮了整个房间。2016年4月21日,艾跃进教授在天津静静离世,享年58岁。他的精神与理想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曾受他教诲的学生心中。
下一篇:学生用录取通知书做饭?高校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