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经验:幼儿园开学不哭的孩子,多半因家长做对了3件事
创始人
2025-08-16 18:33:49
0

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9月要到了,幼儿园门口即将上演新的“上学大战”:

小豆丁们眼泪汪汪地抱着爸爸妈妈的腿,哭声响成一片;家长们也是眼眶泛红,一步三回头。

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总有几个“小勇士”显得格外不同。

他们扬起小手,清脆地道一声“妈妈再见”、“爸爸晚上见”,然后转身,迈着或坚定或雀跃的小步子,跟着老师走进新世界的大门,有时还会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慰身边哭得伤心的同伴。

身为父母,谁不想自家孩子是那几个“小勇士”呢?

但你知道吗?这些孩子的从容淡定并非“心大”,而是他们的父母早早就在铺垫的结果。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家庭一般都有一些共性:

父母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孩子入园哭闹,核心的恐惧往往在于担心“被抛弃”——“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而那些能笑着挥手告别的孩子,内心通常有着强大的安全感。心理学中经典的“依恋理论”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安斯沃斯的研究表明,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父母,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探索欲。

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我去哪里看看、玩玩,回头时,那个爱我、保护我的人一定会在那里等我。” 这份确信,是他们敢于离开父母怀抱、走向新环境的底气。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拥有稳固安全依恋关系的儿童,在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水平显著更低,社交融入也更快。

也许你会问,我也想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但是要怎么做呢?我建议父母平时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言出必行”是信任的基石:

答应孩子的事情,比如“陪你玩半小时积木”、“周末去动物园”,就尽力做到。即使有变化,也要提前温和地解释。孩子从一次次被兑现的承诺中,学会了信任。

儿童发展专家艾里克森强调,婴儿期建立的“基本信任感”,是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首要基石,也是他们勇敢走向外部世界的前提。

● 高质量的陪伴与回应:

在孩子需要时,无论是身体不适还是情绪低落,父母能及时、敏感地回应,给予温暖的拥抱和安抚。

当然,这并非过度干预或包办,而是允许孩子在安全范围内自主探索。这种“响应而不侵入”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

● 告别不玩“消失”:

最伤害孩子安全感的行为之一,就是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这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被欺骗感和不安全感。

聪明的家长会选择明确告知离开和返回的时间,即使孩子会哭,也坚持温和而坚定地道别,让孩子明白:分离是暂时的,爱是永恒的。

父母情绪稳定

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有一句名言:“孩子是读心的专家。他们可能听不懂你复杂的语言,但一定能精准地捕捉到你内心的情绪状态。”

你或许见过这样的场景:

进幼儿园前,家长焦虑不安,反复叮嘱“别哭了,多丢人啊!”或者忧心忡忡地问“妈妈不在,有人欺负你怎么办?”。

虽然家长是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但这些话语和情绪,就像无形的“焦虑病毒”,会瞬间传染给孩子,加剧他们的恐惧和不安。

反观那些孩子入园适应良好的家庭,父母往往是孩子情绪稳定的“定心丸”。他们会接纳孩子所有的小情绪,并给孩子最有效的安抚。

日本一项针对幼儿园新生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关键点:家长的分离焦虑程度,与孩子的入园适应困难呈显著正相关。

当父母自己都充满担忧、依依不舍时,孩子接收到的信号是:“这个地方很可怕,连爸爸妈妈都害怕。”

所以如果你不想孩子一上学就哭,试着这么做:

● 接纳情绪,不否定:

当孩子表达不舍或害怕时,不说“这有什么好怕的”、“羞羞脸”。而是共情:“妈妈知道,离开妈妈一会儿有点舍不得,这是正常的。” 认可孩子的感受,是安抚的第一步。

● 积极引导,描绘蓝图:

避免使用负面暗示,如“老师很凶”、“小朋友会抢玩具”。

而是用积极、具体、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幼儿园生活:“哇,今天老师说要带你们玩超大的积木城堡哦!”、“听说午餐有你最喜欢的肉丸子呢!”、“你一定会交到和你一样喜欢小汽车的新朋友!”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期待。

● 建立告别仪式感:

一个固定的、充满爱意的告别仪式能大大增强孩子的可控感和安全感。比如:

一个用力的拥抱、一个特别的击掌、一个印在掌心的“魔法亲亲”、一句每次都说“下午点心时间后,妈妈/爸爸一定准时在门口等你!” 仪式结束,就果断离开,不拖泥带水。

提前预演,熟悉是化解未知恐惧的良药

想象一下,突然被丢进一个完全陌生、规则不明的地方,大人也会恐慌,何况孩子?很多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源于“未知”。

聪明的家长,会在孩子入园前,就带娃熟悉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剧本”。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和符号表征(如图画、故事)来学习适应新环境和行为模式。

提前“预演”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把“未知”变成“已知”,从而消除孩子的恐惧。

比如:

● 时间同步:

按照幼儿园作息调整家庭时间表:“现在是幼儿园早餐时间,我们要自己用勺子吃饭啦!”、“午睡时间到,像在幼儿园一样安静躺好。”

● 角色扮演:

和孩子玩“上幼儿园”的游戏:妈妈当老师,“点名”、“上课”、“讲故事”、“组织排队洗手”;孩子当小朋友,学习举手发言、排队、遵守简单指令。

● 技能准备

鼓励孩子练习基本自理能力:自己用勺子吃饭、尝试穿脱简单的衣物(如套头衫、粘扣鞋)、主动表达需求,如“老师,我想上厕所”、“老师,我渴了”。

● 实地“考察”与绘本“攻略”:

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散步,看哥哥姐姐们快乐地做操、玩耍,指着教室说:“看,这就是你以后要去的漂亮教室!”

同时,大量阅读关于幼儿园生活的绘本,如《我爱幼儿园》、《魔法亲亲》、《小阿力的大学校》等,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一天会发生什么,可能遇到什么情况。

当孩子真正入园时,发现:“咦,这个时间该吃饭了…老师点名要答‘到’…洗手池在这里…这个故事书我在家看过!” 熟悉感会像一双温暖的手,稳稳托住那颗可能悬着的心,大大降低焦虑感。

而那些只在入园前一天说“明天要上幼儿园了,要听话啊”的家庭,孩子面对全然陌生的一切,内心的恐慌可想而知,哭闹几乎是必然的反应。

最后想说,幼儿园的第一课,从来都不是“不许哭”,而是学习如何带着父母精心铸造的安全感与勇气,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当然如果你也在担心孩子入园分离焦虑,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美一商店被盗约7000美元“拉... 近日,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警察局表示,当地时间8月6日凌晨,位于拉蓬特的一家玩具商店发生了一起入室盗窃案...
安卓系统屏中屏,多任务处理新体...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的安卓手机屏幕上多了一个神奇的小玩意儿?没错,就是那个屏中屏功能!这可是安卓系统...
宾利发布全新蓝色渐变涂装,欧陆... 在近日汽车界的一次重大活动中,宾利以其独特的定制魅力吸引了所有目光。据悉,在2025蒙特雷汽车周上,...
雷克萨斯Sport Conce... 雷克萨斯在万众瞩目的2025年圆石滩车展上,震撼发布了其最新的Sport Concept概念车。这款...
官方全解惑!山东新能源电价竞价...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风芒能源) 风芒能源获悉,近日,山东发改委发布《2025年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
原创 两... 前言 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局一纸禁令,让占据其卡车市场58.3%份额的中国品牌瞬间"哑火...
港中文汉语语言学与语言习硕士o... 本科双非一本英语专业,绩点 3.5(满绩 4.0),雅思 7.5(小分 6.5+),看似不算 “顶配...
【汽车人】岚图爆发,水到渠成 文 / 张敏 最近,岚图生产线很忙。为了早日交付定单,岚图黄金工厂与云峰工厂协同生产,为销量的持续增...
英菲尼迪QX65轿跑SUV官图... 英菲尼迪近日正式揭晓了其即将推出的中大型SUV——QX65的官方图片,这款车型被视为QX60的轿跑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