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一流”建设这场高校“华山论剑”中,南京工业大学虽暂未跻身国家队,却以黑马之姿成为舆论焦点。软科全国排名第94位,超越40余所双一流高校;ESI全球排名444位,稳居内地高校前60强…… 这所扎根江苏的“双非”院校,究竟藏着哪些“双一流”级别的硬核实力?
从政策层面看,新一轮双一流增选更注重“动态调整”,60%的新增名额向特色学科高校倾斜。南工大作为化工领域的“隐形冠军”,恰好在国家急需的绿色化工、新材料、膜技术等领域握有“王牌”,完美契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遴选导向。难怪业内专家直言:“南工大的增选潜力,藏在学科评估的A档里,更写在服务产业的成绩单上。”
在学科评估的大考场上,南京工业大学可谓是“杀”出一条路!别的不说,就拿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来讲,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直接斩获A档,强势跻身全国前2%-5%。这成绩,直接把众多985高校甩在身后,仅次于清华、北化工、天大、华南理工、大工,位列全国第六。要知道,参与这场“角逐”的高校多达144所,堪称“死亡之组”。南工大能突出重围,靠的是实打实的学科积淀。从时钧院士为化工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到欧阳平凯院士开创材料化学工程新方向,再到如今30位国家级人才组成的超强“黄金战队”,这一路的传承与发展,构建起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完整链条,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在国际排名方面,南京工业大学同样表现得十分亮眼。在U.S.News2025学科排名中,南工大12个学科成功闯进全球前100,其中6个学科更是跻身前50。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工科,这次也大放异彩,首次冲进全球前30。再看看ESI数据,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这3个学科,直接进入全球前1‰,意味着这些学科实力在全球都处于前0.1%的顶尖水平。另外,还有8个学科进入前1%,学校的综合排名在短短五年内飙升150位,这样的“增速”,在非双一流高校中绝对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再看未来的“升值空间”,一旦入选双一流,学校将获得数十亿级专项经费,在校生可直接享受科研资源、国际交流、保研名额的“三重升级”。业内预测,2025 年双一流增选名单中,行业特色型高校占比将达40%,而南工大作为化工领域的“独苗”,极有可能成为江苏的“新晋双一流”。
从学科实力到到国际影响,南京工业大学早已具备双一流高校的核心素养。在“破五唯”的新评选周期里,这所低调务实的“工科强校”,正用扎实的成绩单证明:双一流的大门,永远向真正有实力、有特色、能担当的高校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