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公示显示中国传媒大学新申报游戏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竞技(艺术学)两个专业。
此外,南京传媒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吉林动画学院、广西艺术学院、银川科技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辽宁传媒学院等共13所院校申报了游戏艺术设计专业。
长沙师范学院、河南体育学院(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申报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教育学)专业。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本年度专业申报工作已经结束。按照通知要求,现对相关材料予以公示,公示期为8月14日-9月13日。
早在4月22日,教育部就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批准列入目录的新专业29种,共计布点高校51所。其中新增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布点高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官方信息表明,早在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便率先迈出步伐,首次面向学子开设游戏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至今已走过20载春秋。在这20年里,廖祥忠、黄心渊两位学者先后执掌学院,引领学院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游戏行业的高等教育之路点亮了明灯。如今,中传在游戏专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在校本科生数量突破500人大关,每年向社会输送约150名本科毕业生和30名研究生,已然成为国内高校中游戏相关方向专业体系最为完备、培养规模最大的院校。
此前,面对记者“下一步在推进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方面,有着怎样的考量”这一问题,教育部给出了详细回应。教育部表示,首先要以理念为先导,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要服从并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大逻辑”。未来将更加注重强化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以及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牵引作用,加强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的紧密联动,深入开展各领域人才需求分析,推动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切实提升高校专业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其次,要完善工作机制,让专业设置能够更迅速地响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落实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对本科专业类、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等开展年度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战略急需专业的超常设置机制,鼓励高校对现有专业进行更新迭代和升级改造。最后,要加强宏观指导,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匹配。优化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并发布急需领域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引导高校加快布局建设具有适应性和引领性的新专业。同时,强化专业建设与就业的互促机制,不断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虽然“游戏艺术设计”在今年才正式跻身本科专业行列,但国内高校在游戏相关领域的教育探索早已拉开帷幕,至今已有近20年的深厚积淀。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率先开设“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成为国内较早系统培养游戏专业人才的高校之一。此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众多高校也纷纷跟进,陆续开设了游戏相关课程或专业方向,为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长期以来,电子游戏被部分社会群体视为“玩物丧志”的代表,背负着一定的负面标签。然而,随着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其展现出的巨大价值潜力,游戏教育的规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未来,或许会有更多高校投身于游戏专业建设之中,共同推动游戏教育迈向新的高度。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电子游戏正在逐渐摆脱负面标签,也为现阶段的游戏厂商带来了积极影响,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的拓展上,都将呈现出更加正向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