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那个傍晚,我早早地就守在学校门口。
陆续有考生走出来,有的脸上带着笑容,有的垂头丧气,我的心情也跟着波动。
小雯是最后出来的,我远远地就感觉她不太对劲。
平时她活泼开朗,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可这会儿她低着头,脚步沉重,像丢了魂一样。
“小雯,考得怎么样?”我赶过去,声音尽量放得平稳。
她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满是失落,“爸,我感觉考砸了。”
回家的路上,小雯几乎没说话。
我试着安慰她:“别太往心里去,也许没你想的那么糟。”
“爸,我心里有数。”她摇头说,“数学最后两道大题我根本没做完,英语阅读那些题我也拿不准。”
回到家,妻子早就做好了小雯爱吃的红烧鱼和糖醋排骨。
见女儿这副状态,妻子没多问,只是默默帮她夹菜。
开饭的时候,小雯终于开口了:“我估了下分,差不多392分左右。”
我和妻子对视一眼,心一下沉到了谷底。
392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连本科线都达不到。
我们这里本科线一般要430分,392分差得远。
妻子挤出个笑容说:“没事,估分不一定准,再算算,说不定还有机会。”
小雯苦笑着说:“妈,我算了好几遍,最多也就398,还是上不了本科。”
那晚,我和妻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老公,小雯平时成绩挺好的,怎么会考成这样?”妻子边说边流泪。
我也心里酸,却强撑着安慰她:“可能她估分太保守了,等成绩出来再说吧。”
“可392分,就算多十几分,也没法进好学校啊。”妻子叹了口气。
我们在黑暗里聊到半夜,最后只能决定先准备最坏的打算了。
第二天早上,小雯的状态稍微好了一点。
“爸妈,我想通了,考成这样就算了,别太难过。”
她坐在餐桌旁,说得很坦然,“专科也有挺不错的专业,好好学一样能有出路。”
看着她懂事的样子,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小雯从小就是个乖孩子,学习特别认真,没让我们操过心。
高中三年,她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睡,因为她那份努力,我们一直对她寄予厚望。
如今结果出来了,真的很难不失望,可做父母的还得坚强,不能让她看出我们的沮丧。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人就开始查专科的学校。
我在网上翻了半天,发现392分能报考的专科学校还挺多。
“小雯,你看看这所学校,护理专业挺好的。”我把电脑屏幕推给她。
她瞟了一眼,说:“护理?感觉挺累的。”
妻子也在旁边说:“其实护士现在很抢手,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也不错。”
我们就这么一家家学校看过去,专业一个个分析。
护理、会计、幼师、电子商务……
每个专业都琢磨了半天。
小雯刚开始有点抵触,后来慢慢也接受了现实。
“要不周末咱们去学校实地看看?”她提议。
周末,我开车带着她和她妈,去市里转了几所专科学校。
第一站是市技术职业学院,环境挺好,虽然校园不大,但教学楼崭新,学生们看起来特别有朝气。
招生老师非常热情地介绍:“我们护理专业在市里算是很有名,毕业生基本都能留在当地医院,工作率高达96%。”
小雯点了点头,似乎有点心动。
接着我们又去了师范专科学校,主打幼儿教育。
“现在幼儿教师需求很旺,尤其是三胎政策放开后,幼儿园老师特别吃香。”
校园里,学生们正在练钢琴、跳舞、画画,气氛生动活泼。
小雯从小就喜欢小孩子,看到那些跟她兴趣相投的东西,眼睛都亮了起来。
她好奇地问:“学这个专业还能继续画画吗?”
老师笑着回答:“当然可以,我们课程里包括美术、音乐和舞蹈。”
第三个去的是财经职业学院,他们的会计专业特别强。
老师介绍说:“会计毕业生就业面宽广,几乎哪个企业都需要。”
妻子听了很看好,鼓励小雯:“你数学挺不错的,学会计应该没问题。”
一天跑了三所学校,每所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回家的路上,小雯陷入了沉思,说:“我还是觉得护理专业挺有意思的,能够帮助别人,感觉特别有价值。”
我点了点头:“只要你喜欢,专业没有好坏之分。”
妻子也支持,“现在社会需要技能型人才,专科毕业未必比本科差,关键是你学得开心,工作有成就感。”
那晚,小雯主动跟我们聊起各个专业的出路,看着她那认真劲儿,我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为她懂事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她曾经的遭遇感到不甘。
但事情已经这样,我们只能往前走,帮她选条合适的路。
接下来的几天,我通过朋友打探各学校的情况。
我有个同事的侄女在技术职业学院学护理,她告诉我:“学校还不错,老师挺负责,就是管理比较严格。护理专业就业容易,但是要能吃苦,尤其是夜班挺累的。”
妻子也从她的朋友那儿了解情况:“现在专科学生挺多的,毕业后还可以专升本。选专业要挑有技术含量的,那样以后才有竞争力。”
我们还专门去医院了解护士的工作情况。
一位护士长说:“现在护士待遇不错,刚毕业本科护士月薪五六千,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月收入能上万。”
这些消息给了我们很大信心。
小雯也开始主动了解护理课程和未来发展,她说:“护理这个专业看起来发展空间挺大的。”
虽然大致定了专科方向,但我们心里还是存着一点侥幸。
要是小雯估分太保守了呢?这种矛盾的心情,让整个家都紧张起来。
小雯的情绪也忽上忽下。
有时候她挺开朗,说:“专科就专科,没啥大不了的。”
有时候又突然会沮丧,“我那么拼,为什么结果就是这样?”
看着她这样,我和妻子都疼,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邻居家的小刚和小雯是同年的,听说他估分有490多。
每次在楼下碰到小刚妈妈,气氛都变得怪尴尬。
她总爱问:“小雯估分怎么样?”
我只能含糊地说:“还行,她不太爱说话。”
我知道她没恶意,但这种比较确实让人难受。
回家后,妻子忍不住抱怨:“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就能考那么高?”
“小雯也那么努力,怎么成绩就不理想呢?”
我安慰她:“每个人不一样,别总拿人比。”
我又说:“估分未必准,说不定成绩会好点。”
小雯听到我们说话,默默回了房间。
过了一会儿,她出来说:“爸妈,你们别为了我吵架了。”
然后又轻声说:“是我没考好,不能怪谁。”
看着她懂事的样子,我们眼眶都湿了。
明明是这么好的孩子,为什么非得经历这么多打击呢?
那段日子,我老失眠。
脑子里总冒出小雯小时候的画面——小学时拿满分的笑脸,中学熬夜写题的认真,和高中每天早出晚归的身影。
她那么拼,为什么高考就失利了?
我开始怀疑,到底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还是压力太大了?我们的期望是不是太高?
妻子也在反思:“或许我们不该总拿她和别人比。”
“也许应该早点让她放松,不要总是紧绷着。”
可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事情已经发生了。
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支持她,帮她好好规划未来了。
小雯好像也感觉到了我们情绪上的变化,开始主动跟我们聊她对未来的想法。
“爸,我觉得学护理挺不错的,能帮人,感觉也挺有成就感的。”她说。
“医疗行业现在发展挺快的,护士的地位也在慢慢提升。”她还主动看起了护理相关的书和视频。
“妈,你看这个护士说,护理虽然很累,但特别有意义。”
看着她慢慢调整心态,我们心里既欣慰又有点儿心疼。
这年纪的孩子,本该轻松自在,哪会遭受这样的压力!但她的坚强和乐观,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也许这次挫折,反而能让她更成熟、更坚韧。
离成绩公布的日子越来越近,表面上我们看起来很平静,心里却越来越揪心。
每天晚上,我都默默祈祷:希望小雯能考得稍微好点儿,就算勉强过了本科线也行。
还有三天就能查成绩了,我们差不多把专科学校选定了。
经过多次比较和实地考察,最终决定报考市技术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
这学校护理专业口碑挺不错,就业率高,师资力量也很过硬。
更重要的是,离家近,小雯可以住校,周末还方便回家。
“就决定这所了,我觉得挺合适的。”小雯下了决定。
妻子开始忙活着准备报名材料,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还有一堆照片。
“等分出来了,我们就赶紧去报名。”她边整理边说。
我也开始了解起专科录取的流程。
专科录取是分批次的,护理专业比较热门,得早做准备。
“最好多准备几个备选学校,免得万一出啥差错。”
小雯倒是挺淡定的:“爸妈,别太紧张了,392分上这学校应该没问题。”
虽然她嘴上说得轻松,但我知道她心里不轻松。
这几天,她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发呆,有时还会偷偷抹眼泪。
虽然她已经接受了现实,但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失落藏不住。
我试着跟她聊了聊:“小雯啊,专科毕业后还能专升本的。”
“很多专科生都会继续深造,你也可以考虑一下。”
她轻轻点点头:“嗯,到时候再说吧。”
我又鼓励她:“现在还是先把专科好好读完,学到真本事最重要。”
妻子也跟着安慰说:“人生的路很长,大学本科不是唯一的出路。”
“你看你表哥,专科毕业,现在工作也挺不错的。”
小雯表哥学的是电子商务,现在在一家公司做运营主管。
“表哥说,关键不是文凭,而是能力。”
“只要学到真东西,专科生同样能混得好。”
这些话虽然是在安慰她,但确实也很有道理。
如今社会更需要技能型人才,专科毕业生的前景其实没那么差。
关键是要选对专业,学到真本领。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坐在客厅里聊天。
小雯主动提起了自己的未来规划:“我想专科学好,努力考各种证书。”
“护理专业得考护士资格证,我一定要一次过。”
“还要学好英语,很多医院都需要会英语的护士。”
听着她这么规划,我们心里都有些欣慰。
这个孩子虽然遇到了挫折,但并没有自暴自弃。
她开始认真思考以后的路,定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
突然她说:“爸妈,谢谢你们一直陪着我。”
“我知道你们心里也难受,还得安慰我。”
“我会努力的,不会让你们失望。”
那一刻,我和妻子都感动得掉泪了。
这个才17岁的女孩儿,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挫折,却展现出了难得的成熟和坚强。
或许,这次的失败正是她成长的开始。
第二天,我们去了银行,准备好学费和生活费。
专科三年的花销虽然比本科少,可也不便宜。
“钱的事别担心,我们都会帮你解决的。”我跟小雯说。
妻子也补充:“再难都要把书读完。”
小雯点点头:“我知道,我一定会珍惜这机会。”
那天下午,我们还去超市买了她爱吃的零食。
“到了学校想吃啥就买啥,别亏待自己。”
“宿舍条件或许一般,但你得学会好好照顾自己。”
购物车里堆满了东西,小雯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买这么多干嘛,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在爸妈眼里,你永远是小孩。”妻子笑着回应。
查成绩的前一天,大家心里都挺紧张的。
虽然已经做好准备,脑子里还是控制不住地乱想。
万一分数比预估的还低怎么办?
万一连专科都考不上怎么办?
这些担心其实不太可能,但还是让我们忐忑不安。
小雯倒是表现得很淡定:“明天就知道了,紧张也没用。”
“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接受。”
她的镇静反而让我们更紧张。
那晚,谁都没怎么睡好。
6月24日,成绩终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