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从体贴入微的暖男到诅咒我去死,一位母亲的哭诉:谁偷走了我的小天使
创始人
2025-08-22 19:13:23
0

如果不是当妈的责任,我早就放弃了青春期儿子。

青春期这道坎,我快跨不过去了!

我知道进入初中后他的学业压力倍增,从不敢给他增加额外的负担。

辅导班都是与他商量后,最后由他拍板决定。

日常生活中也多以鼓励支持为主,知道他喜欢打篮球、唱歌,时常还经常劝他与同学、朋友放松娱乐。

谁曾想,我的开明非但没换来他半分体谅,反倒惯得他稍不顺心就摔脸色、张嘴就带刺;

如今更是红着眼诅咒我“为什么不去死!”,我的心被他伤的千疮百孔!

01

一个人的青春期冷战

前些时候,他说压力太大想和同学打完一场篮球赛再回家,我一听哪有不同意。

回家时我看他心情还不错,长长松了一口气,晚饭期间随口说了句“学业有不懂的可以找老师、或者向其他学习较好的同学请教。”

谁知这句话捅了马蜂窝,他像炸了毛的狮子气冲冲地怒吼“你懂什么,说的都是废话!”

我张了张嘴,话卡在喉咙里没敢再说什么。

本想顺嘴提一句宽宽他的心,哪曾想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我赶紧收了话题,给他夹了一筷菜,小心翼翼的说道:“好好好,不说了,快点吃饭。”

然而他“啪”的一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瞪着眼睛控斥:“装什么装,虚伪得让人恶心,怎么不去死!”

我愣在那里,明明担心他把事憋在心里难受,想帮他减压,怎么到了他嘴里就成了虚情假意,甚至还这般恶毒的诅咒我!

饭再也吃不下,他也甩开门进了房间。

我坐在饭桌前,看着一桌子的狼藉,眼眶瞬间一片湿热——他怎么这么会捅我心窝,他怎么敢啊!

那段时间我憋屈的不行,故意冷落不与他说话,以为他能知道我生气会过来找我道歉。

然而他却像个没事人,放学回来就钻进房间,连个眼神都不瞧我。

看着桌子上他爱吃的饭菜,想起过去那个时常粘着我叫妈妈的小天使,内心像似被一把钝刀来回划拉。

夜里枕头被一次次哭湿,这冷战,原来是我一个人的煎熬!

02

温柔外衣下的实权控制

那之后我变得很是低迷,闺蜜不忍我如此伤神,建议我去学习家庭教育以及有关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学知识。

也是这个过程当中,我逐渐意识到:儿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可能与我对他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心理学上看,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这时的他们自我意识快速发展,迫切想证明自己是独立的、有主见的;

然而,偏偏负责控制情绪的前额叶皮层发育尚未完善,这就导致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怒、易冲动更是常态。

再加上这个阶段,他们又面临着学业、同伴关系、自我价值等各种困惑;

可他们既没有足够的词汇精准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没有足够成熟的方式消化自己的情绪。

所以,父母的关心就被他们解读为“干涉和否定”,自我证明的冲动也就瞬间压垮理智,伴随而来的就是甩脸色、骂人甚至是说狠话。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种“笨拙的自我防御”!

他们用攻击把“可能被否定”的恐惧挡在外面,用极端的方式宣告“别管我,我自己来!”

回想过往,我们看似处处遵循儿子的意见,可实际上大方向都是我们决定。

就像报辅导班一事,我们总说你自己决定就行,却提前把“口碑差的、位置不方便的”给筛选掉。

他选了声乐课,我们又绕着弯劝他“要以学习为主,还是选文化课较好”,最后他不情愿地听从了我们建议。

如今才惊觉,那些所谓的“尊重意见”,不过是我们用温柔裹挟的控制,他哪里感受不到!

原来青春期这道坎考验的是我们父母。

父母只有熬过了“不被需要”的失落,孩子才能在跌跌撞撞里慢慢回头。

明白这点后,我决定从以下几点作出改变!

03

跨过青春期原来并不难

1. 先问感受再递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比你想象的还要敏感,你以为的关心和建议,可能在孩子眼里就是否定和打压。

儿子说学习压力大,我不假思索就认为他是遇到了不会的难题,建议他向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请教。

却不知他感受的压力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所以面对情绪不佳的孩子,不妨先问下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直接把自我感受强塞给孩子。

先谈感受意味着“我看见了你的状态”,而不是“我要建议你怎么做”。

因为他们被否定的敏感,往往来源于“我的感受被误解或者根本没当一回事。”

当你先蹲下接住孩子的情绪,孩子自会少很多“被指责”的抵触!

2.先拉开距离再谈靠近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很多时候是在争夺“自我控制权”。

与其纠结“他为什么不与我说话?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不如先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物理距离让其自我反思和思考。

如不随意进入他们的房间,不随意翻看他们的书包、笔记、日记等;

再比如少去打听去了哪、和谁玩的、作业写完了没.....

一句“要不要做着你的饭,或者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类支持性的语言,要比你查岗式关心更能拉进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3.接受他们的推开,不求不助

这时的孩子真的很别扭,一方面把你推开彰显自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又因为不确定性想要得到你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父母一定要看到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幼稚和成熟的冲突”,因为这是他们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此时,你要做的不是“死缠烂打,”而是远远的看着让他知道你一直“都在”!

看着儿子在厨房忙活的身影,我眼眶一热,曾经那个甩门怒骂的少年,正温柔地递来碗筷。

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跨过青春期这道坎其实并不难,关键是父母要学会“克制”!

克制“自以为是的建议”、克制“纠正的欲望”、克制“怕他走弯路的焦虑”。

要记住孩子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接住他的情绪,愿意蹲下来陪他慢慢长大的“朋友”!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增程技术进入2.0时代,为何主... “我们会进行大量实验,因为每台发动机工况各异,必须通过全方位实测锁定阻力最小的位置,再配合EVVT技...
珠宝品牌创始人马司宇:以灵动之... 一颗小小的宝石,在懂得欣赏它的人眼中蕴藏着璀璨星空与广阔山河,拥有无限可能。因着这份独特的魅力,推动...
灼言丨山东“链式生长”的三重密... 在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作为连接15个行业、赋能4000余家企业的“产业链大脑”,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
吉林大学研发“能横着走”汽车底... 在周末的长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一辆特殊的小汽车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这辆小车不仅成功吸引了现场观众的...
一汽奔腾获江苏悦达汽车20亿元... 8月21日,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投资、...
从“不东不西”到“左右逢源” 浩浩长江,出千山、汇众流,过安徽、经苏沪、入东海。这条“黄金水道”上,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安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