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结束,很多准高中生已摩拳擦掌,在为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做准备了。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多年,笔者发现,不少准高中生家庭在这个时候,总会陷入“是否该提前学完高一课程”的焦虑。但其实真正的初高中衔接,绝非知识的简单前移,而是一场思维方式和学习策略的深刻转型。
准高一新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
重新认识数学:从解题工具到思维基石
高中数学绝非初中数学的简单延伸,其地位与价值发生了质的飞跃。
高中数学是一切理工科甚至部分人文社科的基础。比如,高中阶段要学习的函数、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统计等知识,是大学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统计学,甚至物理、化学、经济、计算机等专业的基石。
高中数学是学生思维锻炼的“健身房”,对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解一道复杂的综合题,往往需要分析转化条件、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严谨的推理路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思维品质的锤炼。
高中数学也是培养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载体。数学严谨的逻辑性,能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理解数学概念背后蕴含的思想,比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等,能让学生更理性地分析问题、认识世界。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这些前沿领域,数学是基础。数学素养决定了学生未来理解和运用新技术、新模型的速度与深度,这也是为什么数学素养被称为未来竞争力的“硬通货”。
因此,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的目标已经从初中的“会做题、考高分”,提升到了“构建强大的数学思维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初升高暑假衔接的核心,就是为适应这个更高要求做好思维和方法的准备。
跨越初高中的那道“槛”:关键差异在哪里?
进入高中学习之前,准高一学生要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在内容和学法上,与初中相比有显著不同,这是衔接的关键。
首先,是知识内容变了。初中知识相对具体、形象,比如直观的几何图形,知识点也相对独立;高中知识则更加抽象、系统性强,比如集合、函数、逻辑、向量、导数等,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就拿“函数”这个概念来说,会贯穿代数、三角、数列、解析几何好几个模块的内容。初中更看重计算准确和模仿解题能力,高中则更看重理解深度、思维过程、逻辑严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要求学生能把学到的方法用到解决新问题上。这也使得高中数学学习充满挑战,很多学生往往容易觉得符号陌生难懂、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不住。
其次,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变了。初中更多依赖具体运算和形象思维,记住题型和解题步骤往往很有效;高中则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为核心,特别强调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思考的方法、进行严谨的证明推导等。不少学生在初中时已经习惯了记忆模仿的学习方式,不太习惯去深入思考“为什么”。相对而言,初中阶段更侧重掌握知识“是什么”“怎么做”,高中则要深度追问“为什么”,比如,一个概念是如何来的、定理是如何推理证明出来的等等。此外,学生还要学会追问“如何想到”,即解题思路如何产生的;知识点之间如何串起来,彼此之间有何联系等。在高中阶段学习数学时,如果仍采取初中时的学习方法,那么逻辑推理的链条就很容易断开。
第三,数学学习的节奏也变了。初中题目相对固定,条件明确,步骤清晰,模仿性强,因此节奏相对慢,课堂练习多。而到了高中,数学题目的综合性、灵活性、抽象性大大增强,条件可能隐藏,解法多样,步骤灵活,特别强调分析转化和建模能力。
高中数学的节奏快、内容多、密度高,一节课要覆盖的内容很多,课堂练习时间相对少。部分初中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容易跟不上课堂节奏,导致课后消化吸收困难,问题容易堆积。
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差异,决定了如果还用初中那套拼命刷题、死记硬背题型或被动等老师来讲的方法来学高中数学,很可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借助三块“跳板”,实现思维飞跃
所以,这个暑假,作为初高衔接的核心任务,学生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与其在焦虑驱使下盲目“抢跑”高中知识,不如找准方向“转道”,为思维和习惯的蜕变搭好跳板——这才是初升高衔接的关键。
第一块跳板:从“死记硬背刷题”到“深潜思考本质”。学生当然可以找一本高一数学教材翻一翻,不用急着学完,可以用“精读”代替“刷题”。看到一个新概念(比如“集合”“函数”)时,不妨问问自己:“为何学?”(如函数,是为描述变量间确定的依赖关系)、“有何联系?”(如“函数”与初中“变量关系”,本质区别在定义域与对应关系的严格性)、“如何想到?”(如一个定理的证明,其思路如何层层递进)。
不会的地方不妨做好笔记,开学后带着问题去问老师。对教材里的证明过程,一定要反复琢磨,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它的逻辑链条讲清楚,直到你真的想明白——这种“深潜思考”的能力,会成为你高中学习最有效的武器。
第二块跳板:从“等着老师喂”到“自己掌舵学”。高中知识又深又广,相互关联紧密,自主学习能力成了关键发动机。暑假预习,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黄金时期。尝试自己规划要预习哪些模块、安排多少时间,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或基础教辅书自己解决疑问,开始建立自己的学习笔记系统。真正的力量,就来源于你自己去探索、去反思、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第三块跳板:从“盯着分数看”到“放眼大格局”。中考已成过往,无论成绩如何,高中都是一张全新的画卷。这个暑假,不妨跳出书本,尝试做做这些事。可以开启一场深度旅行,不仅是放松,更是观察世界运行、感悟数学建模于现实(如行程规划、数据分析)的绝佳机会;关注时事动态,思考AI等科技变革对社会与未来职业的影响,激发深层学习动力;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和父母、老师、学长学姐聊聊未来的职业可能。在广阔的世界和时代的脉搏中,为你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找到更有意义的目标和支撑点。
那些在高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往往拥有三种特质:爱刨根问底的精神,能紧张学习也能放松调节的平和心态,乐于合作、善于学习他人长处的开放能力。这个暑假,正是开始涵养这些宝贵品质的好时机。
(作者为上海市松江一中数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