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源少了小学老师去教高中” 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在山东省临沂市下辖的区县,部分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小学老师,在即将开始的秋季学期,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小学岗位,前往高中任教。这一调动,给这些老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政策层面来看,出现这种情况有其特定的背景。2016 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迎来了生育高峰。按照正常的升学时间推算,到 2032 年,这批孩子正好就读高一,高中入学人口将激增,对教师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而近年来,小学生源持续减少,部分小学出现了教师相对富余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临沂市部分区县做出让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前往高中任教的决定,旨在合理调配师资,缓解高中师资短缺问题。蒙阴县教育和体育局工作人员证实,确有小学老师前往高中任教,且强调这些老师都有高中教师资格证。
然而,理论上的合理调配,在实际操作中却给老师带来了诸多难题。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巨大差异,是小学老师转岗高中后面临的首要压力。小学教学注重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而高中教学对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极高,更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教学节奏快、内容复杂。例如,小学英语教学可能更多通过简单的儿歌、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基础单词和日常用语;高中英语词汇量大、语法复杂,考高中教资面试时甚至要涉及从句等复杂知识。一位从小学转岗到高中教语文的老师无奈表示:“在小学,一堂课教几个生字、讲一篇简单的课文,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可到了高中,一篇文言文要讲解字词、语法、文章主旨、写作手法等,内容繁杂,我感觉自己备课都力不从心,更担心讲不好让学生们失望。”
工作强度和压力的陡然增加,也让这些老师有些不堪重负。在小学,教学任务相对轻松,工作时间也较为规律。但高中的教学工作强度极大,早自习、晚自习,老师需要长时间陪伴学生。以一位转岗的班主任为例,她每天早上 6 点就要到学校陪学生早读,晚上 11 点等学生在宿舍躺下睡觉后才能离开。而且,高中面临高考的压力,老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教学成果的考核也更为严格。“在小学,只要学生们每天快快乐乐地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以了。但高中不一样,每次考试成绩出来,看到学生们不理想的分数,我心里比他们还着急,感觉压力如山。” 一位从小学转岗到高中的数学老师这样感叹道。
薪资待遇的变化,同样让转岗老师感到失落。临沂某乡镇初中数学老师刘敏(化名)被通知调往县城高中。她算了一笔账,乡镇教师每月有六七百元补贴,课后服务费每月也有 1000 元左右。可到了高中,工作量加大,每月到手却要少近 2000 元。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却没有改变,这让刘敏在经济上有些捉襟见肘。原本计划的一些生活改善,因为收入的降低只能暂时搁置。
职称晋升的不确定性,也成了压在这些老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在原小学单位,很多老师已经在职称晋升的道路上积累了一定的成果,距离晋升中级职称等目标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但工作调动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新的学校、新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职称晋升方面充满了变数。“在小学,我已经符合了一些晋升条件,同事们也都觉得我很快就能晋升。可现在到了高中,一切都要重新来,也不知道要等多久。” 一位转岗的小学老师无奈地说。
家长和学生的质疑,更是让这些老师陷入了困境。当得知有小学老师要来教高中时,部分家长和学生表示担忧。家长们担心小学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高中教学的需求,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些学生也对新老师的教学能力表示怀疑,在心理上对新老师存在抵触情绪。“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特别不踏实。高中是关键时期,孩子的学习耽误不起,真的很担心小学老师教不好高中的课程。” 一位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地说。
面对这些压力,老师们也在努力调整和适应。部分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主动向有经验的高中老师请教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恶补高中知识。但即便如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对于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一方面,要加强对转岗教师的系统培训,不仅要培训学科知识,还要传授高中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在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充分考虑转岗教师的实际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保障和激励,让他们能够安心教学。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工作,消除他们的疑虑,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