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 | 提升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度
创始人
2025-08-26 08:52:57
0

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持续促进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相匹配已经成为时代命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多项文件均提出要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如何多维发力,提升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推进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卓越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四梁八柱”。面向新质人才培养应遵照发展性按需方式、前置性预设方式、战略性特配方式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

联动产业变革,布局新兴领域专业。将思政教育、学科建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融入专业建设,建立思专融合、学科融合、产教融合、创教融合共存共促机制。要主动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地方产业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需要,快速响应,增设对应的新专业,加大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供给。

顺应人才预测,实施招生调节机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以通过系统化教育模式为社会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为第一职责。应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人口总数、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未来经济社会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做好中长期规划,分步、适度提前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和比例,打造精品文科、强基理科和创新工科的人才供给培养模式。

面向战略需求,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国家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正在重塑人才需求图谱,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需以“四新”建设为抓手,培养跨学科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高校在培养实践中,可以采用校企、校所联合培养,双学士学位、复合型硕士层次人才培养等多种模式进行探索。

赋能教学模式迭代升级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新质人才是知识生产和智能融合型人才,知识的开放生成已然成为课程体系优化的新动能,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成为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师—机—生”三元结构成为课程教学的新模态。

创设开放生成式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要求课程教学体系要从遵循单一学科知识的规训逻辑转换到科技、产业、智能、教学相融相合的逻辑,从而构建适切性、开放性、生成性的学习内容。课程建设中要紧扣“两性一度”金课建设标准,以交叉融合为手段,打破课程体系的学科壁垒,破解产教脱节,建设跨学科融合型课程和产教融合型课程。要大力开展慕课、智慧课程和微专业课程建设,以专业知识图谱和课程知识图谱规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知识进阶为路径、以培养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时代之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回答“教学何以增值”之问。

培养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首先要回答的是人才最重要的职业胜任力或核心素养是什么的问题。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新质人才的核心素养进行了重新定义,高校对学生适应和驾驭人工智能的技能培养责无旁贷。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人工智能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设以跨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AI学科融合型课程、以个性化学习为追求的AI智能体辅助课程,以及围绕垂直应用场景开发的创新实践课程。

构建“师—机—生”三元教学结构。在智能化时代,师生关系已然颠覆了传统二元空间的双主体关系,演变为三元空间的以人工智能为中轴的“师—机—生”交融关系。结合智能时代教学要求,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和理解自身和人工智能的关系,进而形成师生与人工智能在教学结构中的合理分工并发展人机协同能力,共同完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任务。通过人类教师和AI教师的协同,让学生时刻处于“最优发展区”,实施数字赋能下的大规模因材施教,以课程教学结构的微观改革实现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匹配的系统性宏观目标,最终满足“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新质人力资源发展要求。

助力实践能力锻造提升

实践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评价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依据。实践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因此高校需在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机制改革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上发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实践平台和多能级实践路径。

深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拓展实践育人阵地。高校的教育,要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跳出教育看教育,打开大门办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深化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和国际化合作,把人才培养阵地从专业延伸到产业,从校内延伸到社会,着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推进机制改革,构建“五链融合”体系。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一方面需推进政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另一方面需构建学、练、思、创一体化育人体系。要通过高校与行业领先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共建实践基地,选聘产业教授,把教学实验室搬进企业,将真实世界带进课堂,共同开发实践课程、更新实践项目,将理论学习、动手练习、实践反思、创意创新系统整合,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技术链“五链融合”的实践教育体系,实现以产业助推创新型人才培养,以人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向赋能互构型生态。

落实创新孵化,提升实践育人高度。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是学生高阶实践能力的体现,着力开展创新孵化是助推新质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力度,发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打造由1个创新创业中心、X个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和N个科技产业园组成的“1+X+N”孵化链,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政策扶持、融资合作、法律咨询、产权保护和交易等“一站式”孵化服务,在创新孵化中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

归根结底,解决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是系统性问题,高校需顺应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要素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惯性,培养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方能交出让国家、社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华桂宏系南京师范大学校长)

来源丨学习时报

编辑丨刘汶林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安卓系统手机检测软件,安卓系统... 你有没有发现,你的安卓手机最近有点儿“神秘”?时不时地弹出一些奇怪的提示,或者感觉运行速度不如以前流...
问界M8纯电版决战蔚来ES8,... 前不久,全新蔚来ES8给出了30.88万元的预售价,虽是BaaS的价格,但大家也被第三代ES8大幅降...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
又一小米YU7准车主维权! 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 电动知家消息,8月25日,一位名为“智齿这个小妖精”的网友在社...
广汽丰田铂智3X用户大会:以“... @广汽丰田彭宝林 今日预告,广汽丰田明晚将举办#铂智3X首次用户大会#,并提前“剧透”大会的一系列重...
汉兰达劲敌来袭!一汽-大众全新... 近年来,中大型SUV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而一汽-大众全新揽境凭借其出色的综合实力迅速崭露头角。这款...
动力较量:一汽-大众全新揽境和... 如何在众多中大型SUV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座驾?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与丰田陆放的较量或许能给出答案。通过...
均衡声场体验,奇瑞艾瑞泽8改装... 音乐在SP650MK2系统中的呈现方式发生了本质改变:不再是简单的"听到",而是能够真切地"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