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
夏末的蝉鸣渐歇,秋日的晨光已悄然临近。转眼间,孩子们的暑假即将画上圆满句号,充满朝气与挑战的新学期正向他们招手,开学前的 “过渡准备” 对孩子快速适应校园生活至关重要。在此,特为您梳理一份全面的开学准备指南,愿家校携手,用细致的准备、温暖的陪伴,帮孩子平稳迈入新学年,开启成长新旅程。
一、收心归位:帮孩子找回学习 “生物钟”
假期里,孩子可能习惯了 “晚睡晚起、自由安排” 的节奏,若开学前突然切换到 “早起上学、规律上课” 模式,容易出现 “开学综合征”—— 上课走神、哈欠连天、情绪低落。
建议您从现在开始,用 “渐进式调整” 帮孩子找回学习状态:
作息慢慢调:每天让孩子比前一天提前20分钟睡觉、提前15分钟起床,逐步向开学后作息靠拢(小学建议21:00前睡、7:00前起,中学建议22:00前睡、6:30前起),避免开学前一天 “突击调整” 导致孩子失眠或晨起困难。
生活有规律:固定孩子的三餐时间,减少零食、冷饮摄入;白天安排1-2小时 “静态活动”(如看书、练字、整理房间),替代无节制的看电视、玩游戏,让孩子的身心从 “假期松弛态” 逐步过渡到 “学习准备态”。
模拟上学日:周末可按开学后的时间流程 “演练” 一次 —— 早上按时起床、吃早餐,上午安排1小时自主学习(如预习新学期课文、阅读课外书),下午做些体育锻炼或兴趣活动,晚上按时洗漱睡觉,让孩子提前熟悉开学后的节奏。
二、作业收尾:把 “任务” 变成 “成长契机”
暑期作业是孩子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而非 “应付差事”。建议您和孩子一起做好 “作业收尾工作”,既查漏补缺,也培养责任意识:
一起查:不遗漏、看质量:花1-2小时和孩子逐科检查作业,不仅确认 “是否做完”,更要关注 “完成质量”—— 比如语文日记是否记录了真实感受、数学应用题是否理解题意、英语听力是否认真完成。遇到孩子敷衍完成的部分,不急于批评,而是问一句 “你觉得这样写,自己满意吗?”,引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
补短板:不焦虑、找方法:若孩子有未完成的作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是忘记了?还是觉得难?),然后拆分任务:比如 “剩下5篇日记,每天写1篇,每篇20分钟就能完成”,避免孩子因 “任务太多” 产生抵触;若发现孩子在知识点上有漏洞(如拼音混淆、单位换算出错),可用趣味方式帮他巩固 —— 比如用拼音卡片玩 “拼读接龙”,用购物场景教 “元角分换算”,让孩子在轻松中补全知识缺口。
养习惯:自己的事自己担:让孩子自己整理暑期作业,按科目分类放进文件袋,标注 “班级 + 姓名”,过程中提醒他:“这是你暑假的学习成果,要自己负责保管好哦”,潜移默化培养他的责任意识和收纳习惯。
三、物品准备:让孩子带着期待迎开学
“仪式感” 能让孩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建议您和孩子一起准备开学物品,让他感受到 “新学期是新的开始”:
学习用品:自主选、实用为主:带孩子去文具店,让他自主挑选书包、笔记本、笔等用品(避免选过于花哨、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款式),比如让他选一本喜欢的笔记本,告诉他 “新学期可以在这上面记有趣的知识点、开心的事”;帮孩子给课本包书皮、贴姓名贴时,可聊一聊 “这本书里会讲什么故事呀?”“你最想先学哪一课?”,让孩子对新知识产生好奇。
生活用品:按需备、提前适应:若孩子在校午餐、午休,提前准备好餐具、保温杯、午休枕等物品,在家试用几次(如让孩子用保温杯装水,练习自己打开、拧紧);提醒孩子整理书包时,按 “常用(课本、笔袋)、不常用(练习册、课外书)” 分类摆放,方便开学后快速找到物品。
校园 “回忆卡”:减陌生、增亲切:若孩子是新入学或转学,可和他一起做一张 “校园回忆卡”,画上学校的操场、教学楼,或写下班主任的名字、教室的位置;开学前带孩子到学校周边走一走,回忆假期前在校园里的快乐时光,帮他减少对校园的陌生感。
四、身心调适:帮孩子以最佳状态开学
开学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需要重点关注,只有 “身心同频”,才能快速适应新学期:
身体调理:吃得香、动得好:假期里孩子可能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少,开学前可调整饮食结构 —— 早餐加入鸡蛋、牛奶、全麦面包,保证蛋白质和碳水摄入;午餐、晚餐多吃蔬菜、瘦肉,减少油炸、高糖零食;每天安排30分钟户外活动(如跳绳、跑步、打羽毛球),既能增强体质,也能让孩子释放压力,避免开学后因体力不支影响学习。
心理疏导:听心声、解顾虑:不少孩子开学前会有 “小担心”:担心新老师太严厉、担心和同学处不好、担心学习跟不上。此时,您的倾听比 “讲道理” 更重要。可以在睡前和孩子聊聊天,用 “你觉得新学期最开心的事会是什么?”“有没有什么事让你有点紧张呀?” 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如果孩子表达担忧,可结合他的优点给予鼓励,比如 “你平时很会分享,肯定能和新同学成为朋友”;也可以和他一起制定 “新学期小愿望”(如 “学会一首新歌”“交到3个好朋友”),让孩子对开学从 “紧张” 变成 “期待”。
情绪陪伴:不催促、多包容:若孩子出现 “不想开学” 的情绪,比如哭闹、发脾气,不要指责他 “不懂事”,而是给他一个拥抱,说 “妈妈知道你还想继续玩,开学后确实不能每天睡懒觉了,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想想,新学期怎么过得更开心呀”,用理解和包容帮他接纳情绪,逐步调整心态。
五、安全提醒:筑牢孩子成长 “安全墙”
安全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前提,开学前后,这些安全细节一定要和孩子反复强调:
出行安全:守规则、记电话:教孩子牢记 “过马路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若孩子独自上学,确认好路线,让他记住沿途的标志性建筑(如超市、公交站),以及家长的手机号、家庭住址;提醒孩子不乘坐无牌无证的 “黑车”“超载车”,在校车上不把头、手伸出窗外。
校园安全:守秩序、会求助:告诉孩子在校园里不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窗户等危险设施;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挤、不奔跑;与同学相处时,若发生矛盾(如被欺负、被误会),不独自争吵或打架,第一时间找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帮忙。
饮食安全:不贪嘴、辨好坏:教育孩子不买校门口流动摊贩的 “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不吃过期、变质的零食;在校外就餐时,选择有 “笑脸” 标识的餐厅,饭前记得洗手。
居家安全:防意外、不泄密:若孩子开学后需独自在家,提醒他 “不给陌生人开门”(即使对方说 “是爸爸的同事”“来修东西的”),不随意触碰电源、煤气灶、打火机;使用电子产品时,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学校、家庭住址,遇到陌生网友邀约见面,一定要告诉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