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学年即将开启,近日一则消息上了热榜:上海浦东小学一小学新学期仅5个班级22名学生,专职教师则达到23人,师生比例超过了1:1。这虽然是个案,却是出生人口下降导致生源减少的真实写照。
我们先来看看近18年来上海公布的出生人口情况:
2007年:18.3万(对应2025年参加高考),2008年:18.7万,2009年:18.8万,2010年:15.9万,2011年:16.2万,2012年:22.7万,2013年:19.8万,2014年:20.5万,2015年:18.5万,2016年:21.8万,2017年:19.7万,2018年:17.4万,2019年:16.9万,2020年:12.8万,2021年:11.6万,2022年:10.8万,2023年:9.8万,2024年:11.8万(对应2042年参加高考)。
从上海出生人口来看,2012年出生人口达到峰值,为22.6万人,他们对应的为上六年级,随后的5年出生人口保持相对稳定,直到2018年,出生人数跌破了18万人,其后几年开始持续下降,2024年降到最低点,仅仅9.8万人,十年内下降超过了一半。
2024年上海出生人口达到11.8万,比2023年增加2万,增幅达到20.4%,也就是说上海的出生人口增加了五分之一,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上海的出生人口增量在已公布的省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广东、山东、浙江和陕西。
人口出生下降直接影响学校生源。据公开报道,2024年上海共有有52所学校宣布关停,其中以幼儿园为主,并开始向小学延伸。2019年出生的孩子,大部分于2025年进入小学一年级,其出生人数相比三年前将下降约2超%。今年,许多小学的招生简章都发生了变化。
以浦东内环内世纪公园周边的二梯队学校为例,进才实验小学(联洋校区)的招生计划较去年减少了3个班级,而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东城校区和锦绣校区)则放宽了入学条件,不再强制执行“五年一孩”和“入户满3年”的要求。
其实,幼儿园、小学的关停潮才刚刚开启,2019年出生人口为16.9万,2023年猛降至9.8万,下降幅度超过了40%,接下来几年将有更多的中小学面临着关停并转。
对于2025年准备上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主要对应于2014年出生的孩子们(上海为5+4学制)。那年,上海的出生人口仍处于历史高位,为20.2万人。但目前来看,初中入学的门槛并未出现明显的降低。
可以预见,接下来上海小学和初中的入学人数将持续下降,将面临生源压力。目前,初中生源仍处于上升阶段,上海正计划新建多所学校,如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学校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北外滩学校等,并致力于推动教育均衡化,但学区房的溢价预计将显著减少。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