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AI之风
焕课堂之彩
小学部教师暑期外出
学习培训心得分享
经开一校
盛夏终有尽,学习无止境。这个夏天,经开一校小学部教师怀揣着对教育创新的热忱,奔赴全国各地,沉浸式探寻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碰撞的火花。当暑气渐消、新学期的钟声即将敲响,8月30日,一场关于“AI赋能教学”的经验共享在经开一校火热进行。让我们循着先行者的脚步,倾听他们带回的真知灼见,共同解锁AI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新密码,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备好“智能行囊”,焕新教学模样!
集体诵读经发精神
教师暑期外出学习培训分享
顾颖老师分享了《AI赋能教学,教师重塑未来》。现场通过AI生成博客、PPT及歌曲,生动展示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的可能。她指出,教师角色应从知识传授转向非认知能力培养,强调“人机协同”才是未来教育新样态。讲座为智能时代教师转型提供新思路,引发广泛共鸣。
王子豪老师从实用AI工具的“全家福”介绍,到高效对话的黄金框架,再到手把手演示:一键生成可交互的思维导图、制作课文播客音频,甚至用“文生图—图生视频”做出趣味绘本;AI智能体设计的个性化数学答题、成语练习等互动小游戏,让分层教学轻松实现。正如他所说:“AI是魔法石,教师才是魔法师”,一起解锁技术赋能课堂的新可能!
温霞老师围绕“研学·拓界明道”“实践·探径生花”“思行·叩源得珠”“同心·耕云种月”四方面,介绍前沿作业设计理念与“三步法”等实操策略,强调以生为本,用有温度的作业启语文教学新篇。
王阳老师的分享围绕“AI赋能教育,助力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展开,介绍了AI的定义、与人类的关系及引导方法,重点分享利用豆包和即梦软件制作裸眼3D效果视频的步骤,该视频可用于新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高媛媛老师带来的分享主题为《AI小工具大有可为》,她围绕AI赋能教学,先剖析师生用AI的痛点,分享“身份+指令+要求”提问公式与元规则应用,破解高效交互难题;再介绍“扣子空间”播客功能助力学科教学、用豆包开发英语听写工具破解家校共育痛点,落地教学需求;最后结合经典与教育本质谈AI应用价值,倡导教师探索工具赋能,共促教学提质,展现AI助力教育创新的实践路径。
张红军老师代表综合组分享了题为《AI工作、AI分享》的人工智能应用技巧、资源和经验。张老师总结了暑期AI专题培训的相关经验,并利用思维导图介绍了文本、图片、视频、音频、PPT、课堂交互工具等AI使用方法,鼓励老师们尝试使用适合自己需求和学科需要的AI工具赋能学科教育,提升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
李友谊老师以《理念赋能促成长专业发展凝智慧》为主题的分享。正确使用AI,但不能过度依赖。面对新课标发展下的AI时代,班主任的“不可替代性”,在于“温度”和“智慧”——用温度看见每个学生的独特,用智慧设计成长路径。育人不是“单方面输出”,而是和学生一起“升级打怪”的“双向奔赴”。
刘晶晶老师以《盛夏沪研修教学启新思》为题,进行了关于“中小学多模态高质量作业设计与AI循证教学改进”的深度研修分享。从作业设计底层逻辑、多元策略和AI赋能路径三个维度出发,和大家一起探寻作业提质与AI共育的密码。
副校长孙冬梅总结并指出,AI赋能教育是现代教育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希望经开一校的每一位老师积极探索AI在各自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推动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分享有期,探索不止。本次AI赋能教学培训心得分享会让老师们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路。未来,经发教育人会尝试将AI的“智慧养分”融入日常教学,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AI技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让课堂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更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