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家闺女上小学第一个月,每天早晨都要上演一场"拉锯战"。 "妈妈,我肚子疼"、"我不想上学"、"幼儿园更好玩"......各种理由层出不穷。看着她哭得通红的小脸,我这当妈的心都要碎了。
邻居王姐家的孩子刚好上三年级,见我每天愁眉苦脸,就来家里坐坐。她看着窝在沙发上抽泣的闺女,轻声说:"孩子这是还没适应呢。我家明明一年级时也这样,后来多亏了一位老教师推荐的这本书。"说着她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说实话,我当时将信将疑。一本教育书籍真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但看着孩子每天这么痛苦,我还是决定试试。
书到手后,我连夜翻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年级孩子正处于这么特殊的一个阶段啊!书上说,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才完成90%,特别是管自控力的部分还在发育中,所以注意力只能集中15-20分钟。难怪闺女上课坐不住!
更让我触动的是,书中提到一年级孩子虽然看起来长大了,其实内心特别需要安全感。从幼儿园到小学,环境巨变会让他们产生焦虑——这不正是我家闺女的状态吗?
我开始按照书里的建议调整方法。周末特意带闺女去学校"探险",我们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玩"当老师"的游戏,在操场上奔跑,甚至去食堂闻闻饭香。周一到周五,我严格按书上说的作息表来:晚上8点半洗漱,9点前熄灯,早上7点起床。我还给她买了个小闹钟,让她自己管理时间。
最神奇的是书上讲的"15分钟专注法"。我不再要求闺女一口气写完所有作业,而是跟她商量:"咱们先写1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好不好?"她欣然同意。果然,分段学习后效率反而提高了。
渐渐地,闺女的抵触情绪少了。有一天她突然说:"妈妈,我们班主任好像书里说的那种老师诶!"我心里暗喜:这孩子开始接受新环境了。
开学两个月后,闺女已经完全适应了小学生活。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就自己起床,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上周甚至还当上了小组长,负责收作业本呢!
说实话,我之前也买过不少育儿书,但像这样针对小学生家长的实用指南还是头一次见。《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把小学六年分成六个阶段,每年该关注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
比如二年级要注意发掘孩子的兴趣点,三年级要培养预习习惯,四年级要教会孩子总结错题......甚至还有专门章节讲假期怎么安排、怎么培养品德和能力。我就像拿到了一张育儿地图,再也不怕走弯路了。
最近闺蜜也来取经,她家儿子明年上小学。我毫不犹豫地把《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推荐给了她。毕竟,有什么比过来人的经验更宝贵呢?
如果你家也有即将上小学或者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真心建议你读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书,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分享的实用指南。有了它,咱们当家长的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孩子也能更快适应小学生活。
教育孩子就像种树,小时候把根扎好了,将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就是教咱们怎么帮孩子打好这个根基。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咱们得用心陪他们走好每一步。
(附注:本文中提到的书籍观点和方法均来自《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个人实践体验真实有效,但因孩子个体差异,效果可能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