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代使命
创始人
2025-09-03 17:25:44
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职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个人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教育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正直品格,树立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基,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人格,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社会发展的维度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多元文化交织碰撞,部分青少年出现道德认知模糊、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道德素养与法治意识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一个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学生更容易融入集体并赢得信任。调查显示,接受系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生,在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发生率比未系统接受相关教育的学生低37%,这充分体现了教育对个体行为塑造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各地学校积极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改革,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生活化教学是打破课堂与生活隔阂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不仅讲解课本知识,还组织学生观察校门口的交通状况。学生发现,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常出现家长随意停车、行人横穿马路等现象。基于这一真实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校门口更有序”,学生提出了设置小小交通岗、撰写家长文明停车倡议等方案,并积极付诸实践。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公共秩序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体验式学习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在学习“消费者权益”相关知识时,教师组织模拟超市活动:学生分组扮演收银员、顾客、市场监管员等角色,在模拟交易中设置如售卖过期食品、缺斤少两等情境。学生在发现问题后主动向“市场监管员”投诉,并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维权知识,还能在体验中培养理性沟通的能力。

数字化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借助微课、动画、互动游戏等形式,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故事。例如,以动漫形式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校园欺凌防治”的内容,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迅速理解法律对其权益的保护,同时也认识到欺凌他人所面临的法律后果。

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并非学校单方面的任务,还需要家庭和社会协同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

家庭作为教育的起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当家长在公共场合主动排队、进行垃圾分类时,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当家长信守承诺、待人友善时,孩子也容易形成诚信和友善的品格。一些学校推行家庭道德积分制,将家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践行家庭文明等行为纳入积分,并与学生的德育评价挂钩,有效激发了家庭参与道德教育的积极性。

社会资源的引入拓展了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法院、检察院、社区等单位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道德模范故事会等活动。法治副校长定期走进学校,借助真实案例讲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树立“法不可违”的意识。社区还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让孩子在照顾孤寡老人、参与环境清理等实践活动中,将奉献、责任等道德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落实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地逐渐改变唯分数的评价模式,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机制。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建立道德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课堂发言、小组合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具体包括帮助同学、自觉遵守规则等事例。教师定期分析档案内容,掌握学生的成长动态,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长。

实践性评价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习“环境保护”单元后,教师组织校园环保方案设计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制定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等方案,并在班级中推广。教师根据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不仅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注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行为习惯有待提升的学生,教师采用“进步清单”方式记录其细微的积极变化,如主动向老师问好、按时完成作业等,通过正面激励引导其逐步改进。这一评价方式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期待,从而激发内在成长动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任重而道远。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守正创新:既要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网络道德、人工智能伦理等新议题。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教研交流等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业力量。此外,还应加大资源投入,开发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为教育实践提供坚实支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付出。相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和扎实法治素养的新一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03日第15版

作者:吕永梅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金家岭街道多所幼儿园花式迎新 ... 松岭路幼儿园开学典礼。(来源:金家岭街道办) 信网9月4日讯 9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辖区...
让中小学生午休“躺睡”,有国标... 来自温州的学生家长皮唯的儿子在当地一所知名小学读五年级。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孩子所在班级几乎从不午睡...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考都有哪些专...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考专业全解析:选对专业,开启人生进阶路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济南...
广西创新打造沉浸式“开学安全第...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4日电 9月4日,一堂“开学安全第一课”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开展,通过线上直...
安卓强制更新系统苹果,苹果如何...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的安卓手机是不是总在偷偷地更新系统呢?而与此同时,苹果的iOS系统也似乎在悄悄地...
开学啦!一系列教育民心工程在多... 这两天,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新学期,一系列教育民心工程在多地实施。 一系列教育民心工程在多地实...
安卓系统怎么强行重启,安卓系统... 手机突然卡壳了,是不是让你心头一紧?别急,今天就来教你一招,让你的安卓手机强行重启,恢复活力! 一、...
湖北襄阳网警:一男子发布诋毁九... 新京报讯 据襄阳网警官博消息,9月3日,襄阳网警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孟某某(男,47岁)在微信朋友圈网友...
2025操作系统与网信人才生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扬)日前,2025操作系统与网信人才生态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
全国多所高校硕博点评估结果公布 学位点建设质量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抓手。对于高校而言,学位点是否能够持续建设,6年一度的合格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