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的2025级本科新生大数据传开了!
今年浙大共计招收本科新生6589人,其中3254人来自浙江省内,占比高达49.39%。
这意味着,差不多每2个浙大2025级本科新生里,就有一个是浙江人!
按照教育部规定,教育部所属高校所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不能超过30%。显然浙大本身生源远远超过了教育部的规定。
所以得知其2025级本科新生中,本省生源竟然这么多时,很多网友都调侃浙大的全名应该是“浙江省立大学”。也有不少认为浙大的做法违规了,面向本省的招生计划竟然这么高,是“地方保护主义”,对其他省份的考生不公平,相关部门应该予以纠正。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浙大的本省生源占比第一次超过30%了,近年来其在浙江省的本科录取人数占全国总招生计划的比例一直保持在40%-50%之间。
不仅如此,广东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2所985高校的本省生源占比也很高,均保持在50%左右。
为什么这些名校的本省生源比例这么高呢?并非是它们故意要违反教育部规定,是有现实原因的:
第一,本省985高校资源太少
无论是浙江省还是广东省,省内的985高校资源都是比较少的,浙江只有浙大一所,广东只有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2所,加上外省985高校面向本省投放的招生计划偏少。
为了满足本省考生读名校的需求,这些985高校只要增加本省的本科招生人数和比例。
第二,省内学生更愿意留在本省读大学
浙江、广东都是经济强省,经济发达,产业齐全,发展机会多,都是国内的人才引进大省,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从全国各地涌进来谋发展。
这两个省份的学生留在本省读大学,有“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将来毕业时会更好就业,尤其是读浙大、中大、华南理工等本省头部名校,有学校丰富的校友资源网络,发展机会和平台会更多。
总的来说,浙大、中大、华南理工等985名校的本省生源比例高,并不是单纯的“地方保护主义”,而是政策倾斜、教育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甚至是无奈之举,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国范围内招生录取的相对动态、相对公平,没必要过度解读。
当然,对于本省的学霸们来说,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确实是挺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