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几何留学学姐
文科领域 “寒潮” 蔓延:多校缩减项目与招生
近期,芝加哥大学的一则通知搅动了留学圈:艺术与人文部仅 7 个系小规模招收博士生,另有 8 个系完全停招博士;克朗社会工作学院停招博士项目;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则暂停哈里斯博士、政治经济博士及公共政策硕士的招生。
学校当前背负超 2 亿美元预算赤字,叠加特朗普政府时期削减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人文基金会等机构对其的拨款,同时出台对校友捐赠征税的政策,再加上国际生签证政策不稳定,多重因素共同加剧了财务压力。将原本 15 个部门合并为 8 个,同时削减语言教学课程,并为各类课程及项目设定最低规模要求,以此压缩成本开支。
全美人文学科衰退成趋势
芝加哥大学的决定并非孤立事件。去年,波士顿大学暂停了古典学、哲学等博士项目;今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计划削减三分之一文理学院博士招生,哥伦比亚大学的同类削减比例更是高达65%。
交叉学科兴起成 “新宠”
面对文科领域的萎缩,美国多所大学开始布局跨学科新专业,打破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由多个学院联合授课、共享教学资源,课程体系既涵盖 “硬技能”(如技术操作、数据分析等),也注重 “软实力”(如批判性思维、伦理判断、跨文化理解等)的培养,且聚焦全球性难题与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方向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旨在培养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芝加哥大学:开设气候能源政策硕士专业,核心融合能源技术、数据科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从多维度研究气候相关的问题。
普渡大学:在哲学系下设人工智能文学学士学位,将哲学史、伦理学与世界语言与社会多样性相结合,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培养兼具 AI 认知与人文思考的人才。
耶鲁大学医学院:推出医学人文学科硕士项目,通过医学与艺术、音乐、文学的交叉,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助力其更好地理解患者需求。
南加州大学:开设人工智能理学学士项目,整合工程学院与高等计算科学院的教学资源,强化 AI 领域的跨学院协同培养。
对留学生的启示
从芝大裁撤文科到各校密集布局交叉学科,美国大学的录取逻辑从未发生改变,变化的只是对学科形式的偏好 ,从单一学科的纵深探索,转向跨领域的融合创新;而不变的,始终是对 “思维深度与创新能力” 的核心追求。毕竟,无论是传统学科还是交叉专业,高校选拔的本质,都是能突破知识局限、用多元视角拆解复杂问题的人才。真正的赢家,终将是那些能在不同领域边界自由穿梭,把跨界优势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