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高考录取已经落下帷幕,基本上现在所有的高校都已经开学了,从今年的报考中,我们可以看到临床医学今年的录取分数普遍下降,而计算机和电气专业的录取分数仍然很高。尤其是电气专业,已经到了一个虚高的程度。
电气的就业方向一般都是国网,很多家长也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为中国的电气发展进到一份力。可是有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传来,2025年9月3日19时,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退休教师、国家特殊津贴专家赵争鸣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纵观他的成就,为中国电气专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66岁离世,其实在这个层次的人才中算是早的。赵争鸣教授1959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最后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1年毕业。
在清华,他历任电机系副主任、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重要职务,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了清华电机系的重要学者。他先后兼任IEEE电力电子学会(PELS)执委会委员、会员发展委员会主席、北京分部主席,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部风力发电总体项目专家组成员……
在行业内,赵争鸣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电力电子、电机领域专家和学者,长期致力于电力电子、电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他的离世,也意味着不仅仅清华失去了一个学者,更意味着国家的电力行业痛失了一个行业大拿。
媒体报道,据同事们回忆,赵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和前辈,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为人处世方面给大家树立了榜样。他是我国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为我国电气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赵争鸣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科研成果、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继续发挥光和热。也将激励更多的电气人,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