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如何有效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创始人
2025-09-09 11:15:40
0

“自己的空间和隐私常被父母侵犯”

“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方方面面总被父母吐槽”

“彼此观念不同,都想改变对方,但都做不到,一谈就吵”

“彼此不够亲近,却不知道该如何拉近心理上的距离”

当问到学生在家中最另他们困扰的事情时,对于家庭关系的纠结总是榜上有名。

那么,当与父母长期共同生活时,学生要如何有效处理父母的冲突?

第一步:积极暂停,接纳情绪

当你和父母争执不下、情绪快要失控时,有个很实用的办法:先主动说一句“咱们先平复下情绪,等会儿再好好聊”,然后暂时离开当下的环境。这样做能及时掐断负面情绪的蔓延,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要是受限于空间,没办法走出房间,也可以试着先闭上眼,慢慢做几次深呼吸——这个小举动能帮你快速稳住波动的情绪。要知道,只有让理智重新占据主导,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

另外,在和父母发生冲突时,你心里冒出愤怒、委屈,或是感到无力、难过,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你不用急着否定这些情绪,更不用强迫自己“不能生气”“不许难过”,和自己的情绪较劲只会消耗更多精力。坦然接纳这些负面感受,反而能让你更快从情绪里走出来,更平和地面对问题。

第二步:换位思考,调整反应

“换位思考”这句话听着简单,真正做到却没那么容易,它的核心前提是你得先有“想要去理解对方”的意愿。而要培养这份意愿,我们可以先试着去发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共通之处——比如彼此身上相似的性格特点,或是藏在这场冲突背后、其实大家都认同的共同目标。找到这些共性,才能为真正的换位思考打下基础。

我们可以在情绪比较平和的时候,通过一个小练习寻找与父母的共性:在一张纸上,先分别写下爸爸、妈妈和自己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再写出面对冲突时,各自典型的反应方式,比如是据理力争?还是回避问题悄然转换话题?是激烈地指责对方?还是开始自我否定,激发对方的愧疚或心疼?最后,试着写出每个人对这个家庭整体或者具体成员的期待。

透过这个小练习,也许可以看到,我们是如何传承了父母的一些特点,又如何超越他们的影响,有了新的发展。也许可以看到,我们和父母有着怎样的共同目标,在达成共同目标的道路上,双方站在了怎样的不同视角。

其实家人之间闹矛盾,不妨想想这样一个场景:地上摆着同一个图案,站在这头的人看,会觉得那是“6”;可站在对面的人看,看到的却是“9”。你说谁错了呢?其实都没错,只不过是大家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想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时,会发现彼此用的那些方式、说的那些话,往往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大家都是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努力让对方认可自己。

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停止曾经无效的应对。如果以前惯用的应对方法,比如生闷气、摔门而出、激烈争吵,长期以来对化解冲突都没有帮助,就要停止这些无效的应对方式,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第三步:主动沟通,增进理解

我们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更清晰地传递自身需求,构建协作性的互动关系,从而加深彼此的理解,并确定切实可行的改变路径。

(1) 区分观察与评论:

要以客观、无预设的视角,留意当下发生的实际情况,并具体指出那些对我们的行为和状态产生影响的人或事。例如,应表述为“在过去十分钟里,你已经三次提及这件事了”,而非带有主观臆断的“你总是针对我、不停地说我,明显就是看我不顺眼!”

(2) 区分感受与想法:

要能够觉察并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身体感知与情绪状态,避免在表达中融入评判、指责等主观色彩。比如,可以说“听到你这样的表述,我心里感到很委屈、也很难过”,而不是用抱怨的语气说“如果你一直这么说,我们根本没法沟通,你从来都不理解我”。

(3) 察觉内在需求的满足情况:

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个体内在的需求。举个例子,当父母未打招呼就进入我们的房间,试图直接了解我们的近况时,他们的行为背后,或许是希望能为我们提供所需的指导与帮助,以此证明自己对子女而言是有价值的,从而满足自身对“自我价值感”的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对“被尊重”“被信任”的需求可能会因此受到冲击,而这种需求上的冲突,往往就是矛盾产生的根源。

那么,平时有意识地主动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故事,邀请父母帮忙,让他们体会到对于子女的价值感,他们可能就不会通过那些让我们觉得隐私受到侵犯的方式来满足内在需要了。

(4)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 比如可以直接向父母表达“我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独立空间,希望你进门之前可以先敲门,等我答应的时候再推门进来,而不是直接推门而入”。而不是抽象表达“你能不能尊重我的隐私!”,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对方很迷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具体该怎么做。

第四步:强化界限,共同成长

也许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尝试了去沟通,有的时候也未必能够说服父母改变他们的观念或行为。因为每个人的观念形成都有其背景,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彼此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有意识地强化与父母之间的界限,可以先从停下“改造”父母的愿望,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开始。

如果希望父母可以多给我们一些空间,至少要先从能够照顾好自己、为自己多负一些责任开始。我们没办法一方面希望父母像照顾小孩一样提供所有我们想要的照料,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尊重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只有能像成年人一样照顾好自己,让他们放心,他们才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想法。

学生如何应对与父母冲突的过程,也是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过程。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发生积极改变时,整个家庭也一定会随之发生改变,也许父母改变的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但共同成长的历程早已悄然开始。

/健康科普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2026年宿州学院专升本招生简... 2026年宿州学院专升本招生简章 一、根据教育部考试文件,学校通知如下。我校不进行辅导班。 二、报考...
中场休息时被意大利主帅“打耳光... 据报道,意大利新任主帅加图索在世预赛对阵爱沙尼亚时,为了唤醒球员们的状态,竟在中场休息时“给了大家几...
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9月9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新...
信用卡“退潮”:三年蒸发920... 来源:图虫 历经40年,信用卡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从2022年6月末的8...
厦门大学举行2025年新教职工... 9月6日上午,厦门大学举行2025年新教职工入职典礼,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传承学校海纳百川、礼敬群...
上饶市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及《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
那个曾被雷军叫作“腾总”的男人... “有大帝之姿”的王腾,为何自毁前程?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编辑|李原头图来源|视觉中国这是小...
“他们把欧盟当出气筒”,冯德莱...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本周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发表其第二任期内的首次“盟情咨文”。美国政治...
“我只是做了一名护士该做的事!...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曾玮)9月8日,云梦县街头突发紧急状况:一名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突然晕厥倒...
打虎!林景臻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9月9日消息,中国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林景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