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园的钟声渐行渐远
当教案的墨香淡出日常
在唯亭街道,有这样一群人
以另一种姿态续写着师者传奇
今天是第41个教师节
让我们一同走进五位“银发园丁”
感受那份不灭的教育之光
书道传情
润泽乐活课堂
戈巷社区姚洪元
在戈巷社区,每周三的书法班总是一派墨香氤氲、宁静致远的景象。老党员姚洪元老师,以一支笔、一张纸,引领着老邻居们遨游于书法的浩瀚世界。他耐心指导,从不因学员的年长或基础薄弱而有丝毫懈怠,反而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笔要拿稳,心要静”,在他的引领下,学员们的字迹日益端正,心境也越发沉静豁达,这里成了他们心中的“乐活课堂”。姚老师以笔墨为媒,传递着对社区的深情与党员的责任,书写着银发生活的精彩篇章。
余热生辉
点亮社区星河
青春家园社区张显
在青春家园社区,有这样一位老教师,他以四十年教坛生涯为底蕴,将笔墨化作公益的暖阳,照亮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就是张显老师,一位退休后仍笔耕不辍的“艺术家”。
从为小区休息亭题写楹联,到让斑驳的架空层焕发新生,张显老师执笔作画,将平凡的空间点“靓”。
每周,他坚持辗转两小时公交,只为给孩子们义务教授书画。他的课堂,无门槛,无费用,只有无尽的耐心与关爱,孩子们从笔墨中学会了沉静与专注。张显老师,以一支笔,一颗心,书写着最为动人的“余热人生”。
墨韵传家
氤氲善美风尚
青澄花园社区唐孝伯
在青澄花园社区,有这样一位被居民亲切称为“墨香使者”的老人——唐孝伯老师。自2021年起,他每周六下午义务教授书法,用“横竖撇捺”勾勒出做人的道理。
春节期间,唐老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埋头为居民书写春联,一字不满意便重写,直至完美。他将一副副春联亲自送到居民手中,让墨香与年味交织成最温暖的祝福。
更可贵的是,他的善行感染了整个家庭,在他的引导下,女儿与侄女也都纷纷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共同传递着这份爱与温暖。唐孝伯老师,以笔墨传情,以善行显家风,映照出平凡生活中最动人的模样。
书香筑梦
织就精神家园
澄湾社区沈宝林
七旬退休教师沈宝林,自讲台退下后,以更炽热的初心扎根社区,十年如一日地续写着奉献的篇章。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图书馆时,沈宝林已开始忙碌。他精心整理书籍,创设“图书漂流角”,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适宜的读物。十年间经他亲手编码、推荐的图书逾三万册。
他不仅是图书管理员,更是社区的“全能志愿者”,时而化身理发师傅、马拉松啦啦队员、矛盾调解员……处处可见他的身影。一枚不离身的党徽,是他无声的誓言。
社区亲子阅读时光,孩子们围坐身旁,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目光,与他三十年前在讲台上所见何其相似。沈宝林以银发丹心,证明了奉献者的人生没有落日,只有愈燃愈亮的生命之火。
银发映彩
绘就社区春色
虹桥社区陈金珍
虹桥社区的陈金珍老师,虽卸下了讲台的重任,却以满腔的书画才华与教育热忱,继续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陈金珍老师的书画功底深厚,笔下的花鸟灵动雅致,书法遒劲有力,其作品屡次在苏州市老干部书画展、园区老干部书画展中展出。然而比起个人的艺术成就,她更看重的是书画艺术的传承与温暖传递。
她主动开设公益课堂,为孩子们启蒙书画;春节期间她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为居民免费书写春联,将祝福与传统文化的温度送进千家万户。“能把自己的所长用到社区,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感到特别踏实。”陈金珍老师的话语虽朴实无华,却道出了退休老教师的责任与情怀。
一方书桌,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四季不歇
从讲台到社区
变的是“课堂”的模样
不变的是师者的初心与担当
在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向所有
点亮他人成长之路的教育工作者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教师节快乐!你们辛苦了!
来源: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