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2007-2014、2018-2019、2023年厦门大学614中外音乐史考研真题试卷
2009-2014,2018-2019、2023年厦门大学614中外音乐史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2009-2013年厦门大学819和声与音乐分析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厦门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案解析
科目代码:614
科目名称:中外音乐史
招生专业:音乐与舞蹈学(01-15方向)
考生须知:答案必须使用墨(蓝)色墨水(圆珠)笔:不得在试(草稿)纸上作答:凡未按规定作答均不予评阅、判分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10分)
1、江南丝竹
【考查重点】
中国的一种代表性传统音乐形式。
【答案解析】
中国汉族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8首,号称”八大名曲"。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 人,少则 3-5 人。江南丝竹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江南竹的音乐结构主要有板式变化和曲牌联缀两种类型,以板式变化手法最有特点。它往往以1个曲牌为母曲,以放慢加花或加速减字的手法发展为几首独立乐曲。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有运用于节日或者是婚庆等场合、或专业的表演舞台。
2、清商乐
*B-配套笔记*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C-配套题库*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2025厦门大学考试范围===
614中外音乐史:该科目内容包含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两部分内容。
819和声与音乐作品分析:和声——分析部分:自然音体系,转调,离调,重属与副属和弦、一级关系转调;四部和声写作:从自然音体系到一级关系转调与和弦外音;音乐分析——十八、十九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多声部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包括乐段、二部曲式、单三声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
2026厦门大学音乐学硕(614中外音乐史+819和声与音乐分析)考研全套资料【真题答案+笔记+题库】-鸿知考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