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印度赴美留学33.2万人,再看中国赴美留学规模,差距令人意外
创始人
2025-09-14 14:59:38
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去美国留学”这个话题在饭桌闲聊、朋友圈中出现的频率悄悄变低了,放在五六年前,谁家孩子要能申上美国前三十的高校,那可是要发条九宫格朋友圈的。

而如今,风向似乎悄悄转变,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印度赴美留学生总数高达33.2万人,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却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学生不再扎堆美国,是因为不喜欢了吗?还是因为去不起了?或是有了更好的选择?

中印赴美留学生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两国赴美留学情况出现显著变化。

2023—2024学年,印度赴美留学生总数达到约33.2万人,比上年增长23%,同一时期,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约为27.7万,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的缓步下降趋势,较上一年减少约4%。

这也是近十五年来印度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地。

与此同时,两国学生的学历层次也在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中国赴美留学生中,本科阶段人数下降较为明显,近年来减少超过10%,研究生人数也降至12.2万人。

相比之下,印度留学生不仅在研究生阶段增长稳健,本科和OPT阶段人数也扩张迅速,显示出更强劲的整体攀升势头。

中国留学生中修读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科目的比例维持在50%左右,而印度留学生中选择这些领域的学生超过七成,尤其集中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工程类项目,非STEM领域中,中国学生在商科、社会科学和艺术类中的比例仍高于印度学生。

显而易见,印度赴美留学生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覆盖多个学历阶段,且高度集中于技术类学科,而中国留学生总量稳中有降,学科分布更为多元,人群结构也正在经历调整。

赴美留学路上的“障碍”

美国留学政策尤其是签证审核的收紧,已成为许多国际学生的共同挑战。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已撤销超过6000份学生签证,其中因“违反法律”被撤签的占据多数,也有部分学生因所谓“安全风险”被拒绝入境。

政策变动带来强烈的不确定性,不少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最终却因签证审查趋严而无法成行。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进一步扩大了对留学生签证的审查范围,要求申请人公开社交媒体信息,部分敏感专业的学生还面临多轮背景核查。

这些措施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国家安全,但实际上不仅损害学生权益,也对美国长期倡导的学术开放理念造成冲击。哈佛、哥大等一些高校还因抗拒联邦政府指令而遭到经费削减,进一步加剧了留学环境的复杂性。

美国近年来的政策氛围确实劝退了不少中国家庭,谁也不想花了百万学费、准备了三年,最后卡在签证这一关。更何况即便成功入境,也可能要面对不确定的工作签证政策和偶尔冒出来的“反华”情绪。

说到底,教育交流不该被政治化,留学生不是间谍,他们是未来的科学家、企业家、文化桥梁,好在还是有很多美国高校明确反对这种过度审查,比如哈佛大学就曾公开和联邦政府“叫板”,拒绝配合某些针对国际生的限制措施,这说明在美国内部,理性声音依然存在。

留美还值不值?

留学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投资,而美国正成为全球最昂贵的留学目的地之一,想要在那里读完本科,没有个上百万基本是下不来的。

2024-2025学年,美国私立大学年均学费已突破4万美元,加上生活费、保险等,年度总开销可达6-8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0至50万元,而且这还不算机票、保险、假期旅行这些消费,就这学费每年还在以5%-10%的幅度往上跳。

更让人犹豫的是,这笔巨额投入是否能有相应的回报?以往,不少学生希望借留美机会在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赚美元还国内的债,但H-1B工作签证的中签率逐年走低,2023年仅有不到30%的申请人能成功获签,而中国学生由于专业和雇主限制,中签率还要更低

抽不中怎么办?要么再读一个学位拖时间,要么打包回国。即便找到工作,雇主还需额外支付高昂的申请费并证明为何不招聘美国人,流程繁琐、结果难料。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高等教育水平快速提升,不少大学已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化方面跻身世界前列,加上在线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元途径的出现,学生不出国门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如今“海归”光环也在逐渐褪色,国内企业对留学背景不再盲目追捧,更看重实际学校、专业能力和实习经历。除非是顶尖名校出身,否则“美国留学”并不直接等于“高薪offer”,这样一来,留美的附加价值也不再如以往明显。

不过话说回来,贵有贵的道理,美国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仍然全球领先,尤其是在科研投入、实验室设备、学术自由度方面。

如果你目标是做前沿研究、进科技大厂,美国仍然提供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平台,只是现在,大家更理性了,不是“非美国不可”,而是更倾向于“适不适合自己”。

国际关系与多元选择

中国学生不再扎堆美国,不代表我们不留学了,而是我们的选择变多了。

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一直备受欢迎,而近年来,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德国等地也因为性价比高、距离近、文化相近等原因成为新热门。特别是香港地区的高校,近年来大幅提升奖学金力度,积极吸引国际生源,申请人数显著上升。

而中美关系的波动无疑对留学趋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美国某些政治人物屡屡炒作所谓学术间谍、技术泄露等议题,导致中国学生尤其是理工科背景的申请者受到更严格的审查,这种泛安全化的氛围,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削弱了美国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中国本土高校也在不断优化教育质量、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无论是在师资、设施还是科研机会上,都不输国外普通高校。尤其对于想在国内发展的同学来说,读研期间积累的人脉和实习经验可能比海外学历更实用。

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变了,他们更理性、更务实,会根据专业方向、职业规划、经济条件甚至个人喜好,综合判断去哪里更合适,这种转变,其实是一种进步。

回过头来看印度留学生数量反超中国,其实也有其合理性。

印度人口基数大、本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加上STEM专业人才输出需求强,而美国正好又对印度学生签证相对宽松、移民政策更有延续性,这样一来,数量的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中国而言,赴美留学生规模的调整未必是坏事,留学不是为了攀比谁去的人多、谁去的学校排名高,而是选择一条真正适合个人成长的道路。美国依然拥有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这一点没有变,但美国不是唯一,也不一定是最优解,这种认知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教育的本质是开阔眼界、塑造人格、赋能未来,无论是在波士顿、牛津、新加坡,还是在北京、上海、香港,真正决定我们走向未来的,从来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学习的态度、思考的能力和行动的勇气。

主要信源

签证变“废纸”、手机变雷区,美高校告急:“这比疫情更具破坏性”——观察者网2025-08-22 17:10
被印度反超,中国在美留学生数滑至第二,专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环球时报2024-11-20
教育机构数据显示:印度15年来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观察者网2024-11-18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周处除三害》原班人马打造,贾... 一宗绑架案,三个家庭跨越二十年的恩怨纠缠,一群实力演员演绎人性深渊。《周处除三害》震撼华语影坛两年后...
主教练正在热身!魏翔:我是足球... 据四川观察报道,参加第二届金熊猫奖典礼的 川籍喜剧演员魏翔在采访中谈到了自己的足球情缘。魏翔首先为“...
胡锡进:特朗普“给所有北约国家... 特朗普周六突然发了“给所有北约国家以及全世界的一封信”,荒唐至极。他声称,如果所有北约国家停止从俄罗...
(体育)乒乓球——WTT澳门冠... 当日,在澳门进行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澳门冠军赛男子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楚钦...
探校丨“未来3.0学校”长什么... 这个9月,陆肖TOD的家长们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家门口学校”——银都紫藤初中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银初附小...
伊春考区2025年(下半年)中... 伊春考区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已于9月13日顺利完成。考区考点设置在乌翠区乌马河第一...
三个月暑假结束 意大利仍“热得...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意大利的学生日前结束长达三个多月的暑假,陆续重返学校。然而,持续不退的高温却...
2025秋新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 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
绝了!伯恩茅斯夏窗净赚1亿后防... 直播吧09月14日讯 英超第4轮,伯恩茅斯2-1击败布莱顿,豪取英超三连胜,升至积分榜第4位。 今夏...
【一校一宣、多岗直招】之人大附... 岗位需求 中学体育教师 中学物理教师 任职条件 在职教师: 学科相关专业;具有高级中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