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一、数与代数(核心基础模块)
1. 小数的认识与运算
- 小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10、100、1000…… 份,其中的 1 份或几份可以用小数表示(如 0.1 表示 1/10,0.01 表示 1/100)。
- 小数的读写: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点读 “点”,小数部分依次读每个数字(如 3.05 读作 “三点零五”);写法需对齐小数点,空位用 0 补足。
-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大小不变(如 0.6=0.60),可用于化简和改写。
-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十分位、百分位…… 依次类推。
- 小数四则运算:
- 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按整数加减法计算,结果对齐小数点添上小数点。
- 乘除法: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除法中,除数是整数时直接除,商对齐小数点;除数是小数时,先把除数化成整数(被除数同倍数扩大)再计算。
2. 分数的初步认识(下册重点)
-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如 3/4 表示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 3 份),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 分数单位: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 1 份就是分数单位(如 5/6 的分数单位是 1/6,有 5 个这样的单位)。
- 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分子<分母,如 2/3)、假分数(分子≥分母,如 5/4)、带分数(整数 + 真分数,如 1 又 1/2)。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 除数(a÷b=a/b,b≠0),如 3÷5=3/5。
-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大小不变(如 2/3=4/6=6/9),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
3. 整数的拓展与运算
- 因数与倍数:若 a×b=c(a、b、c 为整数),则 a 和 b 是 c 的因数,c 是 a 和 b 的倍数(如 2×3=6,2 和 3 是 6 的因数,6 是 2 和 3 的倍数)。
- 2、3、5 的倍数特征:
- 2 的倍数:个位是 0、2、4、6、8(偶数);
- 5 的倍数:个位是 0 或 5;
- 3 的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如 123:1+2+3=6,是 3 的倍数)。
- 质数与合数:质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如 2、3、5);合数(除 1 和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如 4、6、8);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通过列举法或短除法计算(如 12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是 6,最小公倍数是 36)。
二、图形与几何(空间想象核心)
1. 平面图形的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S = 底 × 高(S=ah),推导:通过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 = 平行四边形的底,宽 = 平行四边形的高。
-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 = 底 × 高 ÷2(S=ah÷2),推导: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 梯形的面积:公式 S=(上底 + 下底)× 高 ÷2(S=(a+b) h÷2),推导: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 = 梯形上底 + 下底,高 = 梯形的高。
- 组合图形的面积:通过 “分割法”(分成基本图形)或 “添补法”(补成基本图形)计算,再求和或差。
2. 长方体与正方体
特征
长方体
正方体
面
6 个面,一般是长方形(相对面相等)
6 个面,都是正方形(全相等)
棱
12 条棱,相对棱长度相等
12 条棱,长度全相等
顶点
8 个
8 个
- 棱长总和:长方体 = 4×(长 + 宽 + 高);正方体 = 12× 棱长。
- 表面积:长方体 = 2×(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正方体 = 6× 棱长 × 棱长。
- 体积:公式 V = 长 × 宽 × 高(长方体)、V = 棱长 × 棱长 × 棱长(正方体),统一公式 V = 底面积 × 高(V=Sh)。
-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m³),1dm³=1000cm³,1m³=1000dm³,1 升 = 1dm³,1 毫升 = 1cm³。
三、应用题与统计(综合运用模块)
1. 典型应用题
- 小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思路一致,需注意单位换算(如元、角、分转化)和结果保留位数(如 “够不够” 问题需估算)。
- 分数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如 12 的 1/3 是多少:12×1/3=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如 4 是 12 的几分之几:4÷12=1/3)。
- 行程问题:路程 = 速度 × 时间,速度 = 路程 ÷ 时间,时间 = 路程 ÷ 速度(注意相遇问题:总路程 = 速度和 × 相遇时间)。
-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 “1”)。
2. 统计与可能性
- 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增减变化),需掌握读图、分析数据(求平均数、中位数)的方法。
- 可能性: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 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判断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如摸球游戏中,哪种颜色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大)。
四、重点难点突破与学习方法
- 易错点辨析:
- 小数运算:小数点对齐易错(如 3.2+0.58,需补成 3.20+0.58);
- 面积与体积:混淆公式(如长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 分数与除法:忽略分母不能为 0,假分数与带分数转化错误。
- 实用学习法:
- 具象化理解:用积木理解长方体体积,用折纸理解分数性质;
- 错题整理:按 “计算错误”“思路错误” 分类,标注错误原因;
- 生活联系:用分数表示 “切蛋糕”“分水果”,用小数计算 “购物找零”,让抽象知识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