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季,朋友圈里的老师们纷纷“哀鸿遍野”:
“一周上了三天班,感觉过了一个月”
“每天走路带风,喝水时间都没有”
“晚上加班到十点,还有家长打电话”
“我已经忘了周末是什么感觉...”
特别是中职班主任,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管理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备课、上课、管理班级、处理学生矛盾、接待家长、填写各种表格...事情多到恨不得学会分身术。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完全理解这种快要被掏空的感觉。我们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工作方式,而不是靠燃烧自己来照亮他人。今天就给各位中职班主任分享3个亲测有效的“偷闲小技巧”,帮你从忙碌中抢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痛点: 每天重复性工作太多,心力交瘁
解决方案: 将重复性工作流程化,减少决策消耗
开学初,我发现自己每天都在重复回答类似的问题:“老师,哪个专业好就业?”“宿舍能不能调换?”“军训要准备什么?”……
后来,我做了三件事:
效果: 节省了大量重复解释的时间, mental burden(心理负担)减轻了不少!
痛点: 事事亲力亲为,忙到没时间喝水
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干部团队,适当放手
中职学生正处于渴望被认可、希望锻炼能力的阶段。我们班现在有:
最初我也担心学生做不好,但实践证明,当我们给予信任时,学生往往回报以惊喜。
昨天,我们班的班长还自豪地告诉我:“老师,今天计算机房的值日安排我已经协调好了,您不用操心啦!”
效果: 从“事务执行者”转变为“团队管理者”,工作轻松多了!
痛点: 工作与生活完全混在一起,24小时待命
解决方案: 设立合理边界,保护自己的休息时间
曾经的我,晚上十点还在回复家长微信,周末也在忙着准备下周的班会材料。结果呢?效率越来越低,疲惫感越来越强。
现在,我做了两个改变:
一开始确实有点担心,但事实证明,清晰的边界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
教书育人是长期事业,不是短跑冲刺。适当的“偷闲”不是懈怠,而是为了走得更远的必要智慧。
真正优秀的班主任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是能够持续发光的太阳。 既温暖他人,也保有自身的能量。
希望这三个小技巧能帮你在这个开学季找到一丝轻松和自在。别忘了,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学生。
各位老师,您有什么“偷闲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