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则重庆理工大学的消息—— 学校把部分黑人留学生临时安排进了女生宿舍楼
9 月 15 号,那天是重庆理工大学 2025 级留学生报到的日子。今年学校招的留学生比往年多不少,一共有来自37个不同国家的,三百人左右。但是随之问题就来了:原定给男留学生住的 16 号公寓,不知道为啥,部分家具到报到当天还没配齐,根本没法住人。
眼看着留学生拖着大箱子在校园里等,学校急了,最后拍板说:先把当天来的 30 名男留学生,临时安排到 6 号公寓的 2 到 4 层过渡一下。 可谁都没想到,6 号公寓不是空楼啊 —— 这栋楼的 5 到 8 层,一直是女生宿舍,楼下还挂着 “女生宿舍,男生勿入” 的牌子,平时连本校男生都不让随便进。有住在 6 号公寓的女生发了照片,我看了一眼,牌子底下站着好几个拎着行李的黑人留学生,女生们下课回宿舍撞见这场景,估计都懵了。有个大一师妹性子直,在网上忍不住吐槽,说 “要么学校把留学生的男籍开了,要么把我们 6 栋女生的女籍开了”,这话听着有点冲,但想想也能理解,换作谁住了大半年的女生宿舍,突然进来一群陌生男留学生,心里都得慌,安全和隐私根本没发保证。
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网上。有媒体联系了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的工作人员,对方解释说,这就是临时安排,除了把留学生集中在 2 到 4 层,还做了分隔,保证不会和女生混住,而且承诺 9 月 16 号就全部搬走。可网友们根本不买账,我看评论里最多的疑问就是:“既然早知道留学生 15 号报到,为啥不提前检查好宿舍家具?”“学校那么大,难道找不出别的临时住处了?非要往女生宿舍塞?” 其实大家纠结的,说到底就是觉得学校没把女生的安全当回事,应急安排太草率了。
这种因为管理没跟上引发的宿舍争议,之前也有过不少例子。记得前两年有个高校,想搞 “男女混住” 试点,说这样能促进学术交流,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结果消息一出,学生和家长全反对,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毕竟男女生活习惯差太多了,就算分楼层,共用一个楼道、一个电梯,女生晒在阳台的衣服、晚上回宿舍的安全,都成了问题。
这次重庆理工大学更特殊,涉及到留学生,文化习惯本来就有差异,临时安排进女生宿舍,只会让女生更有顾虑。 不过好在学校这次反应还算快,没让事情闹得更大。9 月 16 号上午,就有同学看到留学生开始搬行李,到下午 1 点左右,6 号公寓里的留学生就全搬走了。之前爆料的那个大一师妹,后来也删了原来的帖子,又发了条新的,说 “谢谢大家帮忙发声,学校也挺重视的,很快就调整了住宿”,还为自己之前说的 “过激话” 道歉,说当时太冲动,给学院添了麻烦。
后来看学校发的情况说明,才知道临时安置的时候,也做了些措施,比如电梯分时段管控、每层楼安排专人值班、男女住宿楼层用门禁隔开,但即便这样,还是让女生们受了惊吓。 现在回头一看,这事好像是 “家具没到位” 引发的偶然失误,但仔细一想,背后其实是学校管理的漏洞。现在高校都想搞国际化,招更多留学生,提升学校名气,这没问题。
可不能为了 “国际化”,就把本校学生的权益抛在脑后啊。不管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住在学校里,最基本的就是安全和隐私有保障。学校做决策前,哪怕多跟学生聊两句,多想想 “这么安排会不会让学生不舒服”,也不至于闹到这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