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9月15日至21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西安市多所学校围绕“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筑牢校园网络安全屏障”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课堂宣讲+实践互动+家校联动”模式,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西安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以一周为周期,打造全方位网络安全教育体系。学校联合灵沼派出所开展主题宣讲,沈可漂警官结合真实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常见骗术与防范技巧,现场互动频繁,学生们纷纷表示“学会了识别陷阱,以后会更警惕”。
课堂上,各班以“健康文明上网”为主题开展班会,老师通过案例分析,提醒学生规范网络交友、文明使用网络用语,认清沉迷网络的危害;课后,学生绘制网络安全主题手抄报,各班展示的作品图文并茂,将“依法上网、安全上网”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同学。
为检验学习成效,学校还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考题涵盖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诈骗识别等核心内容,层层递进的题目让师生们深化对网络安全的认知。此外,依托“品行小先生”计划,学生们化身“家庭网络安全小讲师”,带知识回家与家长共学防骗技巧,签订家庭文明上网公约,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效应。
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初级中学特邀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为七年级师生带来“青少年安全上网小常识”专题讲座。裴博士从网络安全的战略意义切入,通过剖析真实案例,生动展示网络安全意识不足的危险性,强调青少年提升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系统介绍“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背景、主题及价值。
针对青少年常见的账号被盗问题,他详解黑客盗号四种常见手法,通过视频指导学生如何设置高强度密码、保护验证码信息,增强账号安全性。对于青少年常见的刷单兼职、游戏代练与低价充值、非正规二手交易等网络诈骗形式,他通过视频直观展示其诈骗手法与防范要点,提醒学生通过官方渠道解决问题。
在“网络安全工作者如何追踪不法分子”环节,裴智勇博士巧妙融合“谁是小偷”互动小游戏、“冬奥黑科技”“蜜点”技术应用及真实溯源案例,生动揭示网络安全人员如何精准定位攻击者的过程,清晰阐释“网络行为留痕、攻击可溯源”的原则,层层拨开网络安全技术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浓厚兴趣。
“网络安全无小事”。校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切实增强师生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引导树立“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理念,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