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创始人
2025-09-22 07:44:52
0

欢迎关注黑糖文字局,请以获取稳定推送。

教师行业的消亡,一定不是悄无声息的,而是伴随着一场盛大的崩盘。

曾几何时,教师这个行业是那么的专业和有分量,就像当年的单反相机——它宣告了你优渥的经济条件、不俗的艺术品味,以及掌握着“光圈快门ISO”这套复杂知识的技术壁垒。单反相机曾是我们这个时代里,“专业”与“品质生活”最直观的炫耀资本。

但我今年外出旅游了几次,发现背着长枪短炮的年轻人群明显减少,都是拿着最新的旗舰手机在拍照留念。

想想也对,手机的计算摄影用算法轻松实现了“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的虚化效果,AI一键就能P出大师级的色调。单反那沉重的机身、繁琐的参数,突然就成了一种尴尬的、不合时宜的“屠龙之技”。

有人会说,专业单反的实力,不是手机能望其项背的,但那是对专业影像工作者而言,用手机拍照就能满足需求的,其实也就是一些普通人。

而那些“不普通”的人,也不至于和大众一起卷教育。

而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在多重因素下,来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刻:他们正在不被需要,身份优势遭到质疑,对待未来,恐怕比我们之中的大多数更为迷茫。

/壹/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二十年,一个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其价值是被房地产定义的。我看到一个很刺眼的说法:教师,是学区房这个万亿级金融产品唯一的“人力背书”。

那是一个狂热的年代。家长们聚集在房产中介的沙盘前,眼神里闪烁的不是对居住的渴望,而是对阶层跃迁的贪婪。地图上被红笔圈出的那个学区,仿佛是通往未来的唯一航道。而守在这条航道入口的,就是老师。

于是,教师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光环,他们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者,他们是“升学率”的人格化载体,是“重点校”的活体招牌,是支撑起那令人咋舌房价的最后一根钢筋。

在那样的环境里,一个老师的价值,与他的教学艺术关系不大,却与他所在学校的房价息息相关。这种捆绑,一方面让教师享受到了社会地位的虚高,另一方面,也为今天的危机埋下了最危险的伏笔。

因为泡沫,终究是要破的。当房地产退潮,当学区房“必涨”的神话开始动摇,曾经那个最坚固的价值锚点,松动了。家长们开始用一种更审慎、更具“性价比”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份职业。他们会困惑地发现,剥离了房价的光环后,那个曾经被仰望的教师,似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拿着固定工资的合同工。这种从仰望到平视的视角切换,是残忍的,却也是必然的。一个职业的价值,一旦被异化为金融产品的附属品,它的命运,就不再由自己掌控。

当圣坛的基座是泡沫时,每一次掌声,都可能是崩塌的回响。

当一个职业的价值,不再由神圣的殿堂来定义,而是由隔壁小区的房价来衡量时,它的崩塌,只是时间问题。而如今,房产行业的坍塌,正在引发一场更汹涌的内部坍缩。

/贰/

如果你有朋友正在考教师编制,不妨去问问他们,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我想答案大概率不是考试太难,而是竞争者太“变态”。

教师职业,正在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最后的“避风港”。当市场经济的浪潮退去,那些曾经被互联网大厂、金融机构、房地产公司吸纳的顶尖人才,发现自己被赤裸裸地留在了沙滩上。他们手持着985、211的毕业证书,甚至常青藤的博士学位,茫然四顾,最后看到了那个看似永远风平浪静的港口——学校。

于是,一场“学历的通货膨胀”在教育领域上演了。我看到有新闻说,深圳某中学招聘的教师名单,一水的清华北大,甚至还有哈佛牛津的博士。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拥有顶尖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海归,他的工作,是教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如何用牛顿三定律解一道选择题。这不是知识的胜利,这是人才的巨大浪费,是对个人理想最无情的嘲讽!

这种“向下兼容”的求职潮,把教师这个职业的门槛,抬高到了一个荒谬的绝伦的程度。它带来的不是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是从业者心态的集体失衡。当一个新老师走进办公室,他看到的不再是和蔼可亲、可以传授经验的前辈,而是当年以百分之一录取率击败了数千人才进来的“幸存者”,是与自己一样,对未来充满不安全感的“同龄竞争者”。

避风港里没有风,但挤满了船。

一个职业最大的悲哀,不是无人问津,而是所有人都把它当成了最后的退路。然而,比身边全是竞争者更可怕的,是一个看不见的、效率更高的终极竞争者已经悄然入场。它不争编制,不抢职称,它要的,是这个职业存在的根本逻辑。

/叁/

这个竞争者,就是AI。

我们来谈一个非常残酷的可能性。在AI大模型普及的未来,教师,会不会成为继某些臃肿的机关单位后,下一个“结构性过剩”的群体?

我这么说毫无对教师不敬的意思。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悬在他们头顶最锋利的一把剑。过去,教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拥有知识,并传授知识。老师就像一个信息的中转站,一个知识的“权威管道”。学生要想获得成体系的知识,必须通过他们。这个“知识壁垒”,是教师职业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现在,AI让知识的获取,变得像打开水龙头一样简单。任何一个问题,AI都可以在零点几秒内,给你一份比绝大多数老师更全面、更结构化、更有趣的答案。这意味着,教师作为“知识管道”的价值,被彻底掏空了。

这会带来一个可怕的后果。我们现存的庞大公办教师体系,是围绕着“知识稀缺”的旧时代建立起来的。

而当知识不再稀缺,这个体系的根基就动摇了。他们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优秀,而是他们最核心的功能,被时代“架空”了。

网上有位老师感慨: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知识的源泉,而是一个“知识的守墓人”,守着一堆随时可以被网络检索到的“宝藏”。这是一种比失业更缓慢、更痛苦的“职业消亡”,

我同情他,我也明白他的意思: 虽然人还在岗位上,但其存在的意义,却正在被技术无声地瓦解。

时代最大的残忍,不是将你淘汰,而是将你的价值釜底抽薪,却依然让你留在原地。当一个群体的“作用”被技术无情地掏空,只剩下“岗位”的躯壳时,他们所能坚守的最后阵地,只剩下内心那点摇摇欲坠的价值感了。

/肆/

最后,我想聊聊教师内心价值感的“烂尾”。

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正向反馈来支撑。程序员看到代码跑通,医生看到病人康复,设计师看到作品落地,这些都是直接的、强烈的价值感来源。而教师呢?他们的工作成果,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一个人的成长、成熟与自我实现。这是一个极度漫长、无法量化、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它更像是农业,需要春耕夏耘,需要静待秋收。

但我们这个社会,早就没有了农业的耐心。我们习惯了工业的KPI,习惯了金融的“短平快”。管理者要看每周的考试排名,家长要看每次的成绩单。整个社会都在逼着一个“慢变量”的职业,给出一个“快变量”的结果。

这就好比,你给了一个建筑师一张“百年教堂”的宏伟蓝图,却要求他用“活动板房”的速度和成本,在三个月内完工交付。结果可想而知,这栋建筑,从奠基的第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一栋“烂尾楼”。

老师们就像这栋烂尾楼里绝望的建筑工人。他们被要求去塑造人类最复杂的灵魂,但他们手里的工具,却只有一套冰冷的、工业化、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他们每天都在消耗着自己的热情和理想,去堆砌一些毫无生命力的、名为“分数”的砖块。每天都在处理大量的、重复的、最终只会出现在报表里的数据。

当“育人”的理想,遭遇“KPI”的现实,那种巨大的无力感和虚无感,足以摧毁一个人对职业所有的热爱。

我们要求他们抬头仰望星空,却只给他们一张计算KPI的草稿纸。

拯救教师,从来不是要加固他们的围墙,而是要让他们相信,推倒围墙之后,外面依然有广阔的天地与春天。而在当下社会整体经济环境剧烈洗牌的趋势里,教师的这点声音,似乎无病呻吟,似乎洪流之中。

(完)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初中孩子抄袭作业怎么教育?专家... 深夜,李女士在整理儿子书包时发现,数学练习册的答案栏里,工整的解题步骤与潦草的课堂笔记形成诡异反差。...
巴菲特被曝清仓,比亚迪刚刚回应...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外媒报道,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完全退出其持有的比亚迪股份,这...
安卓应用字体跟随系统,打造个性...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的安卓手机上有个小变化?字体突然变得好看了,是不是觉得整个界面都焕然一新了呢?没...
莫迪呼吁印度人停用外国货品,转... 据凤凰卫视报道,印度总理莫迪9月21日发表全国讲话,呼吁印度民众使用印度制造的商品,没有点名停用什么...
马斯克和特朗普在追悼会上重逢,... 当地时间9月21日,查理·柯克的追悼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格伦代尔的州立农场体育场内举行。据报道称,有...
安卓内存刷入系统,深度解析与操...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用久了,就像人一样,会变得“臃肿”起来?这不,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超级实用的技巧,...
山西铭典函授站高老师谈2025... 各位考生大家好,我是山西铭典函授站的高老师。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的辅导工作,深知很...
华为进系统解账户锁安卓系统,系... 手机突然被锁了,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别急,今天就来教你一招,轻松解决华为安卓系统中的账户锁定问...
【资讯】自考省际转考(转入)考... 我省2025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省际转考(转入)数据已接收,按相关规定, 外省转入我省的考生须对...
芯片概念股走强,科创芯片相关E... 芯片概念股走强,芯原股份涨超19%,恒玄科技涨超7%,海光信息、澜起科技涨超3%。 受盘面影响,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