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大家好,我是山西铭典函授站的高老师。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的辅导工作,深知很多同学在复习和答题过程中容易陷入“只知道理论,不会结合实例”“论述杂乱无章”的困境。今天就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如何高效备考艺术概论,尤其是在主观题部分抓住得分关键。
艺术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不仅考查大家对艺术发展脉络、流派特征、创作与鉴赏等基础知识的识记,更注重运用理论分析具体作品的能力。从往年考情来看,试卷分为客观题(约40分)和主观题(约110分)两大部分,备考策略也应有所侧重。
选择题部分虽然单题分值不高,但覆盖范围广,包括艺术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特征、创作过程、作品构成以及鉴赏方法等。建议大家系统梳理知识框架,尤其注意相似概念的对比记忆。比如,印象派强调光影变化的瞬间印象,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典型;而后印象派更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比如梵高的《星月夜》就用强烈的笔触和色彩表达内心情绪。这种对比记忆能够有效避免概念的混淆,帮助大家在选择题中稳拿基础分。
而真正拉开分数差距的,是占110分左右的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从我多年批改经验和与阅卷教师的交流来看,许多同学失分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只有干巴巴的理论,没有具体作品案例支撑;二是论述缺乏条理,层次不清。
因此,我想特别强调两点:
第一,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问题再抽象,都要回归到具体的艺术案例上。例如,如果题目要求“谈谈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只背定义是远远不够的。你应当举出像库尔贝的《石工》、罗中立的《父亲》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说明艺术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传递人文关怀的。作品案例是你观点的证据,让论述有血有肉、扎实可信。
第二,注重答题的逻辑与结构。建议大家采用“总-分-总”的框架:开头明确亮出观点,中间分段展开论证(每段一个论点,配合相应案例),最后总结升华。例如,论述“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可先总述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动力之一;再分述不同流派如何表达情感,如表现主义蒙克《呐喊》中的焦虑、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作品中的激情等,每一点配合作品说明;最后总结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条理清晰的答卷更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可。
成考路上每一分都来之不易,把握好作品案例与论述条理,就能在主观题部分赢得优势。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各位考生2025年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