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今年有哪些变化?
先说大家都关心的指标到校。提到“指标大户”,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金牛和高新。但今年,根据成都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成华区才是“5+2”区域中指标数量最多的——区指标1752个(不含民办学校校内和集团内指标),市指标149个,总共1901个。
这个数据,确实不少人感到意外。那是不是说成华区真的“崛起”了?
为啥今年成华指标这么多?主要原因就俩字:扩招。
今年,成华区的所有高中招生计划都在增加,统招生数量全区一共增加了1223个(民办学校不区分统招和调招)。
跟去年比,列五中学统招增加85人,四十九中增加94人,英才学校增加47人,成华嘉祥增加185人,新增的华西中学桂龙校区,提供了376个统招名额。
指标到校生数量一般是按统招计划的50%来算的,高中扩招了,指标自然就多了。
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区指标增加绝对是好事——更多孩子不用中考就能升入高中,升学途径更宽,压力也小了一些。
当然,除了数量,大家更关心“质量”。谁都希望指标“又多又好”,而“好不好”关键要看派发指标的高中本身怎么样。
成华区的高中,到底啥水平?
目前,成华区一共有9所高中,8所公办(华西中学两个校区独立招生,算两所)、1所民办。
关注度较高的是英才、列五、四十九中和成华嘉祥。
录取线最高的依然是英才学校,今年统招线621分,对应位次4861名,在“5+2”区域公办高中里排第15,比去年下降3名。
英才学校
自从建校以来,英才就被不少家长称为“全区的希望”。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小学部全区摇号,机会均等,所以很多家长都会试试运气;另一方面,它由七中领办,是成华重点打造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近几年中考录取线一直上涨,已经超过列五和四十九中,成为成华录取线最高的高中。
虽说录取线高,但根据家长的反馈,今年英才的第一届高考生出口成绩不算拔尖,也有家长质疑“高进低出”,这也是学校比较有争议的点。
在英才出现之前,列五可以说是成华高中的“门面”,在整个成都知名度都很高。很多80、90后家长应该还记得,那时候说起成都的好高中,除了四七九,就是列五、十二中、师大附中这些。哪怕在集团化办学还没普及的年代,列五在成都人心目中也有很高地位。
除了去年意外断档(545分),列五近几年的收分一直稳定在600左右,今年609分、位次6929名,算是回归正常。据民间消息,今年列五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成绩都相当不错。
另外,今年还新增了华西中学桂龙校区,今年招8个班共400人,统招线570分,比双建校区低16分。
至于成大附中、实验中学和三十八中,比起前面几所实力稍弱一些,所以在指标选择上家长和学生通常不会作为优先考虑。
民办学校方面,必须提一下成华嘉祥。学校创办于2009年,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2019年开始办高中,办学成绩在区内领先,热度、口碑都很高。今年中考收分577分,排在民办校第二,仅次于嘉祥锦江,和成外并列。
再来看看初中。说起初中,那就不得不提学区了。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哪个学区最好?
成华区没有青2、青5、锦2那种公认的特别优质的学区,综合对比一下,成华3片是相对更好的学区。
成华3片
小学有建设路小学、成华实验小学,都是区内比较好的学校。对口初中有英才、石室初中、四十九中枫林校区,都是区内的头部初中。从家长评价来看,华西中学在这个片区的初中里热度相对低一点,但在全区来说,也不算差。
英才的小学部是全区摇号,初中多校划片。小学和初中是2021年开始招生的,据家长说,初中整体出口很好。
石室中学初中学校是石室中学领办的,这个学校在成华区热度一直很高,吸引了许多家长关注。
目前学校有三个校点,培华校区是本部,建校最早,学校学习抓得很紧,教学成绩在成华区也很靠前,在科创教育这方面,石室初中确实拿得出手。这些年,学校的科创团队在各大比赛中多次获奖。
之后石室初中又陆续开办了青龙校区和华青学校。
青龙校区在成华1片来说算比较好的,但生源差距有点大。石室初中华青学校位于龙潭寺片区,有小学和初中,学校管理和名师团队都来自石室初中两个校区。
四十九中有3个校区,枫林校区是家长们公认最好的,中考出口成绩确实拿得出手。民间排名中,不少家长认为在列五中学和双庆中学之上。
说到这里,有家长可能会问:前面不是说列五的收分比四十九中高吗?怎么初中反而排后面?
团长解释一下:完全中学的初中部和高中部是两码事。高中名气大确实能给初中部带来品牌加持,但并不直接代表初中教学水平更强。初中生源主要来自划片摇号,不像高中按分录取那么整齐,因此存在更多变数。民间排名大多基于中考成绩和家长反馈,仅供参考。
成华区还有一所备受关注的“英系”学校——英华学校。学校2023年9月开校,是一个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亮点在于科技范儿、国际范儿。
开办之初,英华小学部面向全区摇号。去年开始,增加了小范围划片。这所学校和英才一样,在财政投入、资源倾斜、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方面都得到了成华区的极大支持,因此也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由于目前还没有初中毕业生,办学成绩如何,还要再看看。
当然,热度高的初中,“卷”是难免的。比如四十九中,就常有家长反馈课外活动时间偏少——不过这类现象在很多热门初中都存在,不是个例。
除了成华3片,其他学区目前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客观来说,成华区内头部初中和较弱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
但不可否认,为了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成华区这些年下了不少功夫。
盘一下成华的教育资源,大家会发现:这个区已经集齐了“四七九”资源,并且覆盖小初高全学段。仅列举“四七九”在成华区领办的学校,就有以下这些。
「石室系」:石室初中
「七系」:英才学校
「树德系」:四十中、成都理工大学附中、和悦初级中学(暂定名)
这些被名校领办的学校咋样?英才和石室初中前文已经说了,这里不再赘述。重点聊聊树德领办的几所学校。
四十中是一所老学校,2022年被树德中学领办。坦白说,过去它在家长中的口碑比较一般;被树德领办之后,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口碑反转。
这也是很多“名校领办”面临的现实:挂牌容易,但真正提升办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时间沉淀。
成都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是今年9月新开的初中,由成华区、树德中学、成都理工大学合办。从今年的小升初划片来看,目前只面向成华6片摇号。
成都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和悦初级中学(暂定名)也是树德领办,2022年就官宣了,但一直没有看到进展。之前有消息说今年内会动工,预计2027年投用。不过,听家长说目前地块还是一片荒地,没有动工迹象,具体投用时间等官方消息。
学校位置规划在双语实验和悦分校旁边,建成后如何划片暂时未知。但根据目前的划片来看,周边生源暂时无法完全满足,未来可能划片范围会比较大。
除了引进公办名校,优质民办教育集团也陆续入驻。
比如在建的公办嘉祥——成都嘉祥龙潭新城学校,位于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是嘉祥领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寄宿学校。
嘉祥龙潭新城学校效果图,来源:成华发布
光听“公办嘉祥”这四个字就能引起家长们极大的兴趣了。毕竟这些年,民办教育集团领办公办学校,都不是新鲜事了。嘉祥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这也是嘉祥教育集团在“5+2”区域领办的第三所公办学校,另外两所是高新云芯学校和金牛区嘉祥学校。
所以,从官宣开始,家长们就密切关注学校的建设进度。目前,学校还在修建中,据官方报道,预计明年9月份能投入使用。
不止嘉祥,金苹果教育集团也来了。
去年6月,成华区教育局与金苹果签署协议,金苹果将领办北湖片区的配套中学和小学,并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全面负责筹备和管理。
中学设计规模48个班,小学30个班,具体投用时间要看建设进度和生源等情况。
一直以来,三环外的北湖和龙潭寺因为历史原因,开发较晚,教育资源也相对薄弱。等这些新学校陆续建成,以后将会得到一定改善。
必须承认,成华区的教育资源还不够均衡,整体教育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但它在努力改变,一点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