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2日),清华大学发布2026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丘成桐领军计划”)招生简章。
具体招生简章点击文末“阅读全文”。
今年该计划仍旧面向内地招收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面向境外招收九年级至十二年级学生,计划招生不超过100人。
和去年对比,今年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发生了哪些变化?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一起来看——
2026丘成桐领军计划三大变化
整体来看,今年丘成桐领军计划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是取消面向2026级清华新生招生批次,取消在中国境内就读的外籍及港澳台籍学生的课程限制。
今年,丘成桐领军计划分两个批次进行招生,分别是中国内地学生、在中国内地就读的外籍及港澳台籍学生批次,在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实际就读的学生批次。和去年相比,今年取消了面向可被清华录取的2026级本科新生批次。
此外,在面向中国境内就读的外籍及港澳台籍学生招生批次上,今年该计划取消了“就读国际课程”的限制,也就是说就读于普高的外籍学生符合条件也可以申请。
二是增加数学基础测试。
去年,丘成桐领军计划初评主要针对学生的数学特长、学术水平、创新潜质等进行综合评审,初评结果分优异、优秀、通过、不通过四档。其中 “优异”的学生可直接获得入围认定;“优秀”和“通过”的学生可参加专业测试环节;初评“不通过”的学生不能参加后续环节。
今年则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档,且所有通过的学生均需参加测试,不再有破格入围的机会。
此外,今年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 增加了数学基础测试,测试内容仅包括数学学科,没有通过该测试的考生将不再参加后续环节。
同时, 在数学、物理、信息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可申请免参加数学基础测试和学科能力测试。此举也说明了丘成桐领军计划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
三是报名时间提前、周期延长
今年,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计划的报名启动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且报名周期从8天延长至19天,比去年多了11天。
报名时间翻倍,不仅让学生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材料的时间,也可能会让今年的清华领军计划招生组收到更多的报名申请。
释放哪些教育信号?
从今年丘成桐领军计划的变化来看,主要释放了三大信号——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初高中人才的选拔。
今年丘成桐领军计划取消了境内外籍学生就读课程的限制,意味着丘成桐领军计划的招生范围将更加广泛。同时取消清华本科新生选拔批次,也意味着该计划更加注重初高中阶段的人才选拔。
此前在海淀教育大会上,丘成桐先生表示,“不要把人才消耗在中考、高考、奥数等反复刷题的机械训练中”,强调了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贯通培养的重要性。此次取消清华本科新生选拔批次,意味着将有更多在数学等基础学科领域表现突出的初高中生获得更多的入围机会。
二是选拔标准更高。
去年,丘成桐领军计划在初审环节“优异”的考生可直接获得入围认定的资格,主要基于其提交材料的综合表现,如数学特长、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等。
而今年取消这一资格后,所有考生初审通过后,均需通过专业测试。这一变化表明,清华大学希望通过更统一的考核标准,更全面地评估考生的数学能力、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确保选拔出的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三是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新增数学基础测试这一“关卡”,反映了丘成桐领军计划对数学基础能力的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即使学生数学特长显著、学术能力强,也必须先通过数学基础学科测试这一关。
这也说明了丘成桐领军计划将会更关注考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增数学测试有助于筛选出真正热爱数学、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学生,而非仅靠“刷题”脱颖而出的应试者。
无论是清华的丘成桐领军计划还是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无论是北大的数学英才班还是物理卓越计划,聚焦的都是数学和物理,都是最为核心的基础学科。培养基础学科的学科素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家长持久的陪伴和引导。建议家长要尽早鼓励孩子从小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进行学科探究时,更加关注结论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思路逻辑。
编辑 | 京教君
内容来源 | 清华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