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以下是部分内容截图,完整信息请查看 PDF 文件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优质的科学实验书籍不仅是 “实验教程”,更是 “好奇心的催化剂”—— 它们能把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趣味实践,让孩子在家就能动手探索,感受科学的神奇。以下推荐的 4 本科学实验书籍,均以 “材料易获取、步骤简单、贴近生活” 为核心,覆盖水、物理、生命、生活常识等多个领域,既能满足孩子 “爱动手” 的天性,又能悄悄培养科学思维。
一、《家庭科学小实验》(林建锋、王飞 著):分领域系统探索,适配校本学习
这本书堪称 “家庭科学实验室的入门指南”,作者林建锋、王飞将内容清晰分为四大板块 ——“神奇的水”“奇妙的变化”“奥妙的物理世界”“神秘的生命现象”,每个板块精心设计 8 个小实验,既独立成篇又循序渐进,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从 “基础探索” 向 “系统认知” 过渡。
在 “神奇的水” 板块,“水中悬蛋” 实验是经典之作:只需杯子、清水、食盐和鸡蛋,通过逐步加盐、搅拌,让孩子观察鸡蛋从 “沉入杯底” 到 “悬浮水中” 再到 “浮出水面” 的变化,过程中能直观感受 “密度” 的奥秘,且步骤简单,孩子能独立完成;“会变色的花” 实验则属于 “神秘的生命现象” 板块,用白色康乃馨、透明杯子和食用色素,让孩子见证花朵 “慢慢吸色、花瓣变色” 的过程,轻松理解 “植物导管运输水分” 的原理,还能搭配绘画记录变色过程,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实验设计高度贴合小学科学课程,甚至可作为校本教材的补充 —— 比如 “空瓶吹气球” 实验(属于 “奇妙的变化” 板块),用塑料瓶、小苏打、白醋和气球,通过化学反应让气球 “自动膨胀”,既能验证 “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的知识,又能衔接课堂上的 “物质变化” 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这本书不仅能提升科学素质,更能让他们在动手实验中建立 “科学源于生活” 的认知。
二、《小学生实验大百科(全 5 册)》(“老爸评测” 团队 创作):漫画拆解 + 实景还原,降低操作难度
由 “老爸评测” 团队打造的这套百科全书,共 5 册,精选 90 余个小学生必做的趣味科学实验,最大的亮点是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讲科学”—— 以漫画故事串联实验过程,搭配高清实景图片还原操作细节,让三年级学生能轻松看懂、顺利上手。
书中的实验紧贴小学科学新课标,覆盖多学科知识点,且兼顾 “趣味性” 与 “教育性”。“人体呼吸模型” 实验(对应 “人体结构” 知识点),用塑料瓶、气球、吸管和橡胶膜制作简易模型,孩子通过 “拉动橡胶膜” 观察气球的 “膨胀” 与 “收缩”,能直观理解 “肺部呼吸的原理”,漫画部分还会用 “小肺泡的自述” 等拟人化语言,把抽象的生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唾液的秘密” 实验则聚焦 “消化知识”,用馒头、培养皿和碘酒,让孩子对比 “咀嚼过的馒头” 和 “未咀嚼的馒头” 与碘酒反应的差异,发现 “唾液能分解淀粉” 的奥秘,实验材料都是家里常见的物品,无需额外采购。
此外,这套书还注重 “实验安全” 与 “思维引导”:每个实验前会标注 “安全提示”(如 “使用剪刀需家长协助”),实验后设置 “知识小问答”(如 “为什么呼吸时气球会变化?”),引导孩子从 “动手做” 向 “动脑想” 过渡。对于喜欢漫画、动手能力有待提升的三年级学生,这套书能有效降低实验门槛,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科学魅力。
三、《从小爱动手 —— 给孩子的 130 堂创意实验课(全四册)》:海量实验 + 生活材料,释放创意天性
这套包含 4 册的实验集 ——《小小科学家》《自然真有趣》《生活大实验》《艺术大创想》,足足收录 130 个实验,堪称 “实验创意宝库”,且所有实验的材料都能在家中找到,真正实现 “零门槛动手”,非常契合三年级学生 “爱探索、爱创造” 的特点。
“自制闪电” 实验(来自《小小科学家》)是孩子的最爱:用塑料尺、羊毛衫和暗箱(纸箱贴黑色卡纸),通过 “摩擦塑料尺” 在暗箱中制造 “微弱电火花”,模拟 “闪电” 的形成,过程中能让孩子感受 “静电” 的神奇,还能搭配手电筒观察,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让神奇的紫甘蓝水变色” 实验(属于《生活大实验》),用紫甘蓝榨汁、搭配白醋、小苏打水等常见液体,让孩子观察紫甘蓝水遇到不同液体后的 “颜色变化”(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既像 “魔法表演”,又能悄悄渗透 “酸碱反应” 的基础认知;“像魔法师一样让鸡蛋壳消失” 实验(来自《自然真有趣》),则用玻璃杯、白醋和鸡蛋,让孩子见证鸡蛋壳 “慢慢变薄、最终消失” 的过程,理解 “酸能与碳酸钙反应” 的原理,实验后还能观察 “无壳鸡蛋” 的弹性,充满惊喜感。
这套书的另一大优势是 “跨学科融合”—— 部分实验结合艺术元素,比如 “用牛奶、食用色素和棉签创作花纹”(属于《艺术大创想》),在探索 “表面张力” 原理的同时,还能完成一幅创意画作,让孩子感受到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进一步激发动手与创新的热情。
四、《小实验大科学》:聚焦基础实验 + 课堂衔接,巩固知识要点
这本书以 “夯实基础、衔接课堂” 为核心,设计的实验多为 “课堂知识的延伸与验证”,步骤简单易行,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在课后通过实验巩固所学,建立科学思维。
“制作简易的风车” 实验是经典的 “力与运动” 实践:用彩纸、吸管、大头针和木棍,让孩子亲手折风车、组装固定,然后拿着风车跑或对着风车吹气,观察风车 “转动的快慢与风速的关系”,既能衔接课堂上的 “风的力量” 知识点,又能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孩子还能给风车涂色装饰,增加个性化创意;“观察水的蒸发” 实验则对应 “水的三态变化” 内容:用两个相同的杯子装等量清水,一个放在阳光下,一个放在阴凉处,每天记录水位变化,通过对比发现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的规律,实验过程中需要孩子坚持观察、记录数据,能悄悄培养 “严谨的科学态度”。
此外,这本书特别适合 “亲子共做”—— 每个实验都标注 “亲子互动建议”,比如 “观察水的蒸发” 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 “不同环境的对比实验”(如 “盖盖子 vs 不盖盖子”),引导孩子提出 “为什么盖子能减慢蒸发” 的疑问,共同探索答案。对于需要巩固课堂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三年级学生,这本书能成为 “课后复习的好帮手”,让他们在动手实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 “学以致用”。
这些科学实验书籍,虽各有侧重,但都遵循 “孩子视角、生活导向” 的原则 —— 不追求复杂的设备,不强调高深的原理,而是让三年级学生在 “看得见、摸得着、做得来” 的实验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观察、动手与思考能力。无论是独自探索还是亲子共做,这些书都能成为孩子科学启蒙路上的 “好伙伴”,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解锁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