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上海写字楼里雷厉风行的外企经理,如今却在马来西亚的菜市场里,为了几块钱的蔬菜与摊主讨价还价。
Vicky怎么也没想到,为了给孩子一个“更轻松”的未来,她卖掉上海的小房子,带着全部积蓄来到马来西亚陪读。可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每年近 30 万的开销像个无底洞,而她拿着陪读签证,连一份正式工作都找不到。
当国内的同事在朋友圈晒出升职加薪的喜讯,她只能默默划走,不敢点赞。夜深人静时,她看着熟睡的孩子,忍不住问自己:我放弃一切换来的,真的是孩子的光明前途,还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陷阱?
你还记得吗?前阵子多少中产家长盯着东南亚眼睛发亮,觉得那是孩子的教育捷径,国际校学费比国内便宜一半,还能轻松练英语,想着躲开内卷多好。
可没成想,现在不少人却要带着孩子逃离?到底出了什么事?是房租学费涨得快扛不住?还是家长只能围着娃转,连份工作都找不到?当初的好选择怎么突然变了样?
前阵子我听Vicky说她在马来西亚送孩子上学的日常,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每天早上7点多,她拎着孩子的书包站在学校门口,看着孩子蹦蹦跳跳进去,转身就要去菜市场跟摊主砍那几块钱的菜价。
她以前可是上海外企的中层啊,穿得体面套装开项目会的人,现在满手都是洗洁精的泡沫,手机里存的全是今日蔬菜报价,连以前常联系的同事,朋友圈都不敢轻易点赞了。
曾经啊,咱们多少中产家长都觉得东南亚是教育平替天堂,你想,国际幼儿园一年5万,马术课200多一节,这在国内不就是奢侈品吗?
尤其是像Vicky、王杰这样,经历过国内教育内卷的人,一想到上海国际小学一年20多万还得要外籍,马来西亚、泰国这不就是救命稻草?
我当时都能理解那种心情,只要孩子能轻松学英语,将来考欧美名校,我苦点算什么?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就变天了!美元汇率一波动,东南亚通胀跟疯了似的,王杰说在泰国,房租翻了一倍,孩子的学费一年比一年高,以前觉得低成本兴趣班划算,结果孩子升了中年级,一年陪读开销直接飙到30万!
更让人闹心的是教育质量,你以为是快乐教育,其实是课程松散得没边,想让孩子跟上进度?还得报辅导班,可那些好的辅导班,不仅收费比国内还贵,想进去还得托关系!你说这跟国内的内卷有啥不一样?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接着卷!
最让这些家长熬不住的,是没钱又没辙的憋屈。
你知道吗?东南亚很多国家都不让陪读家长工作!Vicky拿着马来西亚的第二家园签证,看着以前的同事升职加薪,自己却只能每天围着厨房、学校转,连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没有。
有次她妈妈打电话问,你这真是为孩子好吗?你和社会脱节了,什么帮助都提供不了。
这句话跟根刺似的扎在她心里,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是啊,以前她是能独当一面的职场人,现在怎么就成了只会带娃的家庭主妇了?
还有王杰,为了让孩子能在泰国读书,他一个人在国内赚钱,妻子全职陪读。看着60多岁的父母想过来帮忙,却要重新适应气候、担心安全,他又不忍心,你说这图啥呢?
前前后后花了近百万,孩子中文越来越差,连清明祭祖都闹不清是啥,最后还是咬咬牙,算了,回国内吧,至少中文能跟上,以后在国内发展也踏实。
更可气的是那些美丽的谎言!你刷短视频的时候,是不是也见过有人晒东南亚陪读生活,低成本养娃,轻松爬藤孩子心理健康,每天都开心?
可你知道吗?有些妈妈是因为不能工作,只能帮学校拉人头拿回扣才这么说的!还有中介,专挑便宜的费用算,告诉你这是捷径,等你交了学费、租了房子,才发现通胀没说、不能工作没说、文化隔阂没说,这不就是杀猪盘吗?
Vicky还被推荐过西班牙移民,说几十万就能拿居留权,结果一打听,得买50万欧元的房子,5年不能卖,还得交巨额房产税,孩子去了听不懂西班牙语,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说实话,我听他们讲这些的时候,特别心疼,咱们普通中产哪有那么多试错的资本啊?钱是一分一分赚的,孩子的成长就一次,哪禁得住这么折腾?
Vicky卖了上海的小房子凑陪读钱,还好躲过了房价暴跌,可她夜里还是会想,以后孩子要去欧美上学,学费又是一大笔,我还能再拼出什么来?
不过还好,他们终于醒过味儿来了,Vicky在办回国入学手续,王杰的孩子已经跟上国内的教学节奏了。
他们说:回到熟悉的地方,哪怕还是要面对内卷,心里也踏实。
所以啊,如果你也在纠结要不要送孩子去东南亚陪读,听我一句劝,别光看网上那些美好分享,多问问真正在那儿待过的人,算算自己的钱包,想想孩子将来要走的路。
咱们为人父母,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可捷径往往藏着坑,人生哪有那么多10年能浪费?踏实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