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2025年嘉峪关市音乐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西安开班。在开班式上,按照嘉峪关市教育局的要求,培训方特别邀请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英语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筱冰,为全体参训学员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情感温度的教育家精神专题宣讲。
六维阐释,以43年一线经历“现身说法”
杨筱冰老师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先生”——做好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事业》为主题,从教育家精神的六个维度,系统解读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
作为一名拥有43年一线经历教育专家,在宣讲中,杨筱冰没有堆砌空洞的理论,而是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将一个个藏在岁月里的真实故事娓娓道来。她用质朴却滚烫的话语,向在场的嘉峪关市音乐教师们传递着最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一项值得奉献终身的伟大事业,教师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大先生’,把每一堂课精心雕琢成艺术作品,助力学生人生出彩。”
以爱为帆,用行动诠释“行为世范”
杨老师的诸多事迹让在场教师感动落泪,也让“行为世范”有了最生动的注解。她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尖上,面对班里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她会主动牵起他们的手带回自己家,让厨房的饭菜香、睡前的轻声陪伴,为孩子筑起温暖的港湾;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她意外受重伤,却为了不耽误学生进度,强忍剧痛跪在凳子上授课——那撑着桌沿的手、额角的汗珠,和黑板上依旧工整的板书,成了学生记忆里最动人的“师者担当”。
在具体工作中,杨老师甘做年轻教师成长的“引路人”。她会陪着年轻教师听课、磨课,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助力他们在教育路上快速成长。这些扎根一线的坚守与付出,让“教育家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准则。
明灯引路,坚定育人初心与使命
“优秀的教师要成为师德的表率和育人的楷模,既要提升自我素养,形成独有的教育思想,更要追求高效轻负的教学境界,让学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杨老师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聆听者。现场不少教师在共鸣中频频点头,更有人红了眼眶,深切领悟到“教育是信念,更是担当”的真谛。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杨筱冰老师为榜样,把对教育的热爱与坚守融入日常教学,坚定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朝着“大先生”的目标不断迈进。
近年来,嘉峪关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并将教育家精神宣讲作为各类教师培训活动的首课,邀请各地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从不同角度诠释教育家精神,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供稿:市教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