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绵阳南山中学开展第49期家长课堂。南山中学、三江实验学校和绵阳十一中的家长代表共同参与本次家长课堂。学校特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许莉娅向家长们开展主题讲座《如何在家庭中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活动由南山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周建主持,他对前来参会的家长表示热烈欢迎,指出青春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提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其教育作用不容忽视。他鼓励家长们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许莉娅副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理解青春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她借助艾瑞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阐明,12至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危机”既危险也蕴藏着机会,家长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关注就是一种激励,忽视就是一种伤害。
她强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她形象地将二者比作孩子飞翔的一对翅膀,即便学校这只翅膀再强壮,若家庭教育的翅膀软弱无力,孩子也难以高飞。因此,家长必须主动担当起教育责任,与学校形成合力,实现真正的“共育”与“合育”。
那么,如何有效陪伴?许莉娅提出了“全人关怀,均衡发展”的框架。她引导家长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四个面向全面关注孩子。
什么是“全人关怀,均衡发展”?
在生理上,要科学看待并接纳由荷尔蒙变化带来的身心巨变;
在心理上,要理解孩子的矛盾与逆反是成长常态,核心任务是帮助他们整合“理想我”与“现实我”,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概念;
在社会层面,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朋辈关系,警惕校园欺凌,并利用亲密关系从家庭转向同伴的契机,进行健康的友情观和爱情观教育;
在灵性上,则要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精神信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许莉娅给出了一系列实用建议。她鼓励家长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发现并滋养孩子的独特优势,倡导父母管理好对孩子的期望,为其设定“跳一跳能够到”的目标,让孩子在努力中积累宝贵的成就感,而非挫败感。
最后,她布置了一份温馨的家庭作业——希望每个家庭能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家训、家规,甚至家歌,通过富有仪式感的活动凝聚家人,铸就坚实的“家魂”。
青春期并非“麻烦期”,而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机遇期。家长无需追求完美,多一分理解、包容和温暖的陪伴,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支持。让家庭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助力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的浪潮。
青春期不是一场需要赢得的比赛,而是一段需要陪伴的旅程。让我们用理解照亮困惑,用陪伴温暖成长。
我们在南山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引领
我们在家庭这个心灵的港湾中等候
不是单向的期盼,而是双向的奔赴
南山中学与每一位家长
共同守护青春最美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