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四川省广汉中学举行本学期第三次教职工大会。会上,我校中学生物高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教材培训外聘专家李坤作题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知识体系与题型体系的构建》专题讲座。他从多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剖析了教辅资料与模拟试题中常见的知识性错误、逻辑漏洞以及命题偏差问题,并强调教学与评价应严格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课程标准》及高考真题的指导原则,以科学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评价与教学框架。
一、精准甄别:警惕教辅与模拟题的三大常见问题
李坤首先指出,在日常教学中需警惕教辅与模拟题可能存在的三类问题:一是知识错误,即内容本身不准确、不科学;二是逻辑错误,表现为题目结构混乱或推理不严谨;三是考向偏差,即命题方向偏离了课程标准与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准确识别这些问题,是科学利用教学资料的前提。
二、科学命题:推动命题与教学良性互动的五项原则
依托基础知识而不拘泥于基础,重在拓展与融合;试题应能反哺教学,切实服务于课堂实效的提升;必须避免情境与考点本末倒置,确保情境为考查内容服务;确保创新、情境与学科素养不与实际教学脱节,实现有机统一;并应通过不同类型试题区分考查不同的关键能力,实现考查职能的全覆盖。
三、体系指引:深入解析中国高考评价框架
讲座的核心聚焦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系统解读。李坤详细阐述了其框架与内涵:以“一核”(为什么考)明确“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以“四层”(考什么)界定“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内容;以“四翼”(怎么考)提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而所有这些,最终都通过“情境”这一载体得以实现。
本次会议通过系统梳理与深度解读,为本学期的教学与命题工作提供了清晰、科学的依据。会议强调,只有深刻理解课程性质与评价导向,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能,最终构建起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廖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