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征求意见情况报告,并决定将其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这一决策过程不仅彰显了党中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智慧,更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规划建议稿的出台,是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又一里程碑,其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不言而喻。
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凝聚共识。此次规划建议稿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从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到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的积极参与,这一过程不仅是对顶层设计的完善,更是对全国人民智慧的凝聚。建议稿获得广泛肯定,正是因为其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深入分析了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确保了规划既具有战略高度,又贴近实际需求。
战略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规划建议稿的核心,在于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它不仅是经济社会的“五年计划”,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行动纲领”。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到深化改革开放,从促进共同富裕到统筹发展和安全,规划以系统思维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图景。尤其是对“新质生产力”的强调,体现了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根本保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会议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从政治领导力到社会号召力,从思想引领力到群众组织力,党的领导能力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规划建议稿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挑战的回应。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人民至上:共享成果彰显制度优势。“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理念贯穿规划始终。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促进教育公平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这种发展理念,既是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践行,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坚守。它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追求“速度”,更追求“温度”;不仅关注“总量”,更关注“质量”。
风险防控: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底线。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环境,规划建议稿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从强化产业链安全到防范金融风险,从保障粮食安全到维护社会稳定,规划以底线思维构建新安全格局。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我革命:以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力量。规划的实施,关键在党。会议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再次彰显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态度。从反腐败斗争到作风建设,从干部队伍建设到基层治理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始终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只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曾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