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一年级教室的课桌上。语文老师李芳拿着花名册,指尖划过一个个稚嫩的名字,准备开始新学期的第一次点名。
“王梓轩!”“到!”
“李一诺!”“到!”
清脆的应答声此起彼伏,直到李芳的手指停在了一行字上——“、O”。
她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花名册打印出错了。姓是一个孤零零的顿号“、”,名则是一个圆溜溜的“O”,连名带姓加起来,总共只有两笔。李芳盯着这两个奇特的字符,眉头越皱越紧,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这是什么字啊?”她小声嘀咕着,偷偷抬头看了眼台下坐得笔直的孩子们。前排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睁着大眼睛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李芳猜,这大概就是名字的主人了。
课后,李芳拿着花名册冲进办公室,把“、O”这个名字拍在了同事们面前。
“你们谁认识这两个字?我教了十几年书,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名字!”
办公室瞬间炸了锅。数学老师凑过来看了看,摇着头说:“这姓难道是标点符号?名不会是英文字母O吧?”“不对不对,”教语文的张老师推了推眼镜,“我好像在哪见过这个‘、’,好像是个姓氏,读作‘zhǔ’,和‘主人’的‘主’同音。至于那个‘O’,应该是汉字‘〇’,念‘líng’,就是数字零的大写形式。”
大家恍然大悟,纷纷感叹这对父母真是“脑洞大开”。而此刻,一年级(3)班的教室里,小女孩“、O”已经成了全班的焦点。
“你的名字怎么这么奇怪啊?”
“老师都不认识你的名字,你是不是外星人?”
孩子们围在她身边七嘴八舌地问着,有些调皮的男生还故意学着老师犹豫的样子,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这个叫“、O”的小女孩,本名叫主〇。她的父母当初给她起名时,确实煞费苦心。主爸爸说:“咱们这个‘主’姓本来就少见,笔画又简单,不如名字也来个极简的,这样孩子写起来方便,考试还能节省时间。”
主妈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人一拍即合,就定了“〇”这个字。他们满心欢喜地以为,这个独特的名字会让女儿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却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给老师和孩子都出了难题。
因为名字太特殊,主〇在学校里的麻烦越来越多。上数学课时,老师让大家在练习本上写自己的名字,主〇几笔就写完了,可同桌的小男孩却因为写“黄宇辰”三个字,慢了她足足半分钟。
“你写得好快啊!”小男孩羡慕地说。主〇听了,心里偷偷乐了一下。可这份快乐很快就消失了。
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画“我的家人”,并在旁边写上名字。主〇画完后,在画纸角落写下“、O”。老师走过来检查时,皱着眉问:“这是谁的画?怎么没写名字?”
“老师,这就是我的名字啊!”主〇急忙解释。老师盯着那两个字看了半天,尴尬地笑了笑:“哦……老师知道了,下次记得写清楚一点。”
更让主〇难过的是,因为名字不好读,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她玩。有一次体育课分组,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找自己的好朋友,只有主〇一个人站在原地,没人愿意喊她。她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最让学校头疼的是,电脑系统根本无法录入“、O”这个名字。教务处的老师试了无数次,无论是拼音还是五笔,都找不到那个“、”字。学籍注册时,只能用“主〇”的拼音“Zhu Ling”代替;考试时,准考证上的名字一栏总是空着,需要老师手动填写并盖章确认;就连学校发的奖状,都因为打不出名字,只能用手写。
到了三年级,主〇的烦恼达到了顶峰。学校举办朗诵比赛,她凭借出色的表现闯入了决赛。决赛当天,她穿着漂亮的连衣裙,站在后台紧张地等待着。当主持人念到获奖名单时,却在她的名字前停住了。
“获得三等奖的是……呃……一年级(3)班的……这位同学!”主持人支支吾吾地说完,台下立刻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主〇红着脸,低着头快步走上台。接过奖状时,她甚至不敢看台下的观众。回到家后,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着对门外的父母说:“我讨厌这个名字!你们为什么要给我起这样的名字!”
门外的父母听着女儿的哭声,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们终于意识到,当初为了追求独特,给女儿带来了多大的困扰。第二天一早,主爸爸和主妈妈就带着主〇去了派出所,申请改名。
虽然改名的手续很繁琐,需要学校开证明、去公证处公证,但他们毫无怨言。半个月后,主〇终于有了新名字——主乐乐。
当主乐乐拿着新的学生证回到学校时,脸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老师在课堂上第一次点“主乐乐”时,她响亮地回答:“到!”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终于和其他同学一样了。
这件事在学校里传开后,很多家长都深受触动。大家终于明白,名字虽然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份礼物,但这份礼物不能只追求独特,更要考虑实用性。一个好的名字,应该像一首优美的诗,朗朗上口,寓意美好,而不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谜题。毕竟,名字要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