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是什么?
什么是逻辑思维?这是一种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应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为理论思维和抽象思维。
通俗来讲,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数学或其他学科必须的能力,也是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比如说太阳东升西落,下雨会淋湿衣服。我们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高的孩子,学习能力也会不错,同时也让孩子判断力强,更有主见,处事灵活、做事严谨,也会更加的活泼开朗。
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
对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常常是父母容易忽略的一部分。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无从入手,只能顺其自然。我们首先要知道,逻辑思维是随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断地增加和深入而逐步成长的,这种能力通过不断地培养和锻炼是能够不断地增强的。
接收同样的知识,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善于沟通,做事情有条理,可有的孩子沟通困难,词不达意,做事情条理差,学东西也很慢。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力决定的。
逻辑思维非常的抽象,不是说培养就能在短期内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根据调查研究显示,不同年龄阶段对逻辑思维的锻炼方式是不同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逻辑思维的锻炼。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1、学习分类法
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2、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
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运动、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了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3、了解顺序的概念
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4、建立时间概念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5、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
有些两三岁的孩子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但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在背数。应该把数字具体
化,如“1个苹果”、“3个人”等。
父母在孩子数数时,应多点儿耐心。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尽量讲得准确。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
日常生活的三个小细节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丰富孩子的词汇,教孩子说话用词达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尽早教孩子准确用词,不但能防止别人曲解、误解他的意思,而且促使他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家长对孩子的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他的表达要多作分析,这可以使孩子用词准确、鲜明、生动。
有意识地对孩子设疑,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
孩子回答问题往往是凭直觉,如果家长满足于孩子的这点“小聪明”,那么,他们会习惯对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启动思维“程序”。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让他说答案,而是让他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多几次对自己的否定,然后在否定中寻找最佳答案。
利用游戏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游戏。也可以进行比较动、植物或其他事物、训练理解力和创造力的游戏等。
逻辑在学习与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日程安排,大到数字科学、语言表达、阅读写作、创新能力、哲学等,逻辑都是它们的引擎。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对将来工作、生活也很重要。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从小抓起,把握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一生的“核心竞争力”,成就更丰富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