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教师唯有将教育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行合一中不断锤炼自己,方能真正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坚守教育初心,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心用情呵护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这一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新征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立德树人,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坚守教育初心中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让初心在教育实践中落地生根,凝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
1
坚守赤诚之心,在培根铸魂中锚定教书育人的价值向度
赤诚之心内含着教师对教育使命的执着坚守、对教育事业的纯粹热爱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强烈责任感,要求教师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的育人实践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赤诚之心铸就了教育初心的价值向度,确保教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引导教师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理论研讨、实践研学等多种形式,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深厚的政治素养和鲜明的政治立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另一方面,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等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厚植家国情怀,不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中汲取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使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坚守奉献之心,在躬耕教坛中厚植教书育人的专业深度
奉献之心内蕴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对卓越教育质量的不懈追求和对学生成才的默默耕耘,强调教师在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过程中对育人技艺的精进,不仅彰显了其在专业领域深沉、持久的付出,更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生动写照。奉献之心淬炼了教育初心的专业深度,使教育工作拥有坚实的基础和蓬勃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教师站稳讲台的基石,广大教师要紧跟学科前沿动态,通过参与学术研讨、进修深造等方式,持续深化专业理解,将新知识、新理论及时融入课程内容,确保知识更新与时俱进。过硬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传授知识的关键,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规律,反复打磨教学技巧,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实现从能教到善教的飞跃。勤勉的教学态度是奉献之心的实践外化,是指教师面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做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倾注大量时间精力、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探究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勇于尝试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方法创新始终扎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3
坚守仁爱之心,在立德修身中涵养教书育人的情怀温度
仁爱之心内在于教师对教育公平的坚定守护、对个体差异的尊重理解和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递,聚焦于以爱拉近师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为教育事业注入动人的情感力量。仁爱之心彰显着教育初心的情怀温度,使教育工作得以饱含人文关怀和心灵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坚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把握仁爱之心的育人尺度,在关爱学生的同时秉持教育的责任感,敢于并善于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引导其明辨是非;同时率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中用爱感染并培养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将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坚持以文明的语言影响学生,以高尚的行为带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为人处世的典范,既做“经师”,又做“人师”。要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提升仁爱之心的实践效能,以公平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善于在细微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理解保护学生自尊、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为学生提供适合其成长需要的个性化指导,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初心是教师在坚守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过程中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亦是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教师唯有将教育初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行合一中不断锤炼自己,方能真正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作者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9日 第05版
作者:郑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