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是幸福的基石,是一切梦想的起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不容忽视的校园安全细节,这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的提醒,更是我们家长需要知晓并配合的“安全必修课”。让我们家校携手,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坚实的安全保护伞。
第一部分:给同学们的“安全守护指南” ?
同学们,你们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会保护自己,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1. 课间活动守秩序,不追不跑防碰撞
- 室内:走廊和教室内空间有限,不要追逐打闹,以免撞到桌椅墙角或同学。
- 上下楼梯:务必 “靠右行走”,不拥挤、不推搡、不蹲在楼梯上系鞋带。
- 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检查运动器械是否完好,听从老师指导,避免运动损伤。
2. 交通安全记心间,平安出行每一天
- 上下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 骑行安全: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骑乘电单车,全员、全程都必须佩戴安全头盔。
- 乘坐校车/公交:等车时站在安全区域,车辆停稳后有序上下,不在车内嬉戏打闹。
3. 食品安全莫大意,“三无”产品要远离
- 尽量在学校食堂或家中就餐。
- 购买零食时,一定要看清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拒绝“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食品。
- 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4. 人身安全最重要,勇敢说“不”要记牢
- 保护身体:你的身体你自己做主,背心和小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碰。
- 面对欺凌:遇到索要财物、嘲笑、排挤甚至殴打等情况,不要沉默! 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记住,这不是你的错。
- 陌生人防范: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礼物。遇到可疑人物跟踪,尽量往人多的地方走,并大声呼救。
5. 心理安全也关键,阳光心态伴成长
- 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遇到矛盾时,尝试沟通,或者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
- 感到学习压力大或心情不好时,主动和信任的家人、老师、好朋友聊一聊。倾诉,是化解烦恼的良药。
-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和老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部分:给家长朋友的“安全协力手册” ?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意识和行动,是孩子安全最重要的防线。
1. 做好安全教育“第一老师”
- 日常渗透:利用上下学路上、饭后闲聊等时机,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防欺凌等教育。
- 情景演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孩子在不同危险情况下如何应对和求助。
2. 保持沟通“零距离”
- 耐心倾听:每天花点时间,耐心倾听孩子讲述校园里发生的事。从“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吗?”开始,引导孩子分享。
- 观察情绪: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异常,如突然不愿上学、情绪低落、身上有不明伤痕等,这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
3. 构建家校“联络桥”
- 留存班主任和学校的联系方式,并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 积极参加家长会,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
- 如果发现校园内或周边存在安全隐患,请及时向学校反映。
4. 履行监护“硬责任”
- 按时接送:遵守学校的接送制度,不在校门口聚集,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 检查物品: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杜绝孩子将刀具、打火机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 关注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作息,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培养其抗挫折能力和积极乐观的性格。
最后,让我们共同记住:
安全无小事,时时需警惕。
多一份留心,少一份担心。
让我们携手,将安全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
用爱与责任,浇灌出他们平安、健康、快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