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近日发布,安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稳步攀升,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繁荣态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安徽教育界的金字招牌,连续25年稳居全省首位,成为全国第三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以"中国智能制造工程师摇篮"的美誉蝉联全省第二,安徽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前90强,这三所高校构成了安徽高等教育的"金字塔尖"。值得关注的是,安庆师范大学与安徽工程大学差距仅剩14个位次,宿州学院以"黑马"姿态首次入围全国400强,展现出安徽高教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作为安徽高等教育的"领头雁",安徽大学本年度排名跃居全国第86位,较上年提升12个名次,以四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之姿跻身全国90强。这所省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智能材料、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建成省部共建数字生态联合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平台,更在"双一流"建设周期验收中计算机学科获评A-等级。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达49个,占全校招生专业总量的76%,形成以工科为引领,文理渗透的办学格局。
安庆师范大学以"皖江文化传承者"的独特定位,在全国排名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安徽工程大学的差距由去年35位缩至当前17位。该校在戏曲文化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特色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师范生培养质量稳居全省前三,近三年毕业生留皖率突破82%。其黄梅戏艺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本科建制戏曲学院,推出的《新青年》系列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支持,彰显出应用型高校与区域文化共生的独特魅力。
宿州学院以395名的历史新高,将"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金字招牌擦拭得愈发闪亮。作为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其"数字皖北"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与科大讯飞共建的智能语音实验室年均专利授权量达34项;电商物流现代产业学院毕业生创立企业市值累计突破5亿元。更以"产教融合深水区"的改革魄力,建立起全省首个鞋服产业数字化工程中心,助推宿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纵观本次榜单,安徽教育新势力群星闪耀:安徽科技学院以服务长三角农业现代化位列同类高校第一;滁州学院打造的"光伏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孵化出2家科创板企业;黄山学院则依托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联盟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领域形成全国影响力。这些高校正以特色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共同编织起安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锦绣画卷。随着"教育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安徽高校必将书写出更精彩的"双一流"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