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写作业
再有效也只是辅助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
怎样才能让娃写作业不磨叽?当浙江妈妈李女士用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开启直播,孩子从磨洋工变下笔如飞,近两万网友的“云监工”让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变成亲子“综艺现场”时,直播写作业这个被妈妈们戏称的“邪修作业法”,意外戳中了无数家庭的痛点。
直播写作业本质是抓住了孩子成长的心理特质,调动了主观能动性。正如受访老师所分析,镜头将枯燥的作业“游戏化”,比家长的反复催促更有新鲜感——孩子会因“偶像包袱”主动纠正坐姿,会因网友一句“字没写好”擦掉重写,甚至会化身“小老师”边写边讲,把“被监督”变成“展示才艺”……
对家长而言,直播镜头也是一面镜子,让原本忍不住的怒吼变成克制的鼓励,亲子间的紧张氛围自然消解。更别提还有“偷师育儿妙招”“家人打赏自娱自乐”之类的附加价值。这种“三方共赢”的场景,让直播写作业迅速在妈妈圈流行开来。
当然,这样的操作固然可以暂时缓解孩子磨蹭、亲子冲突的难题,也不免会有副作用,陷入新的困境。这剂“药”要吃对剂量、用对方法,若过度依赖,反而可能偏离教育的初衷。
最直接的问题是新鲜感“保质期”太短和“依赖性陷阱”——若孩子只在镜头前才认真,离开“云监工”就打回原形,那培养的不是自主学习习惯,而是“表演型认真”。此外,长期暴露在网络环境中,也可能让孩子过早在意他人评价,甚至产生“为他人眼光而学”的功利心态,反而忽略了学习本身的意义。
其实,直播写作业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直播”这个形式,而在于它背后的“正向反馈”“氛围营造”。与其纠结于镜头是否开启,不如把这种思路转化为更可持续的教育方法。
更值得深思的是,家长追捧直播写作业,背后还隐藏着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焦虑。教育从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直播写作业再有效,也只是辅助工具,不能替代对孩子内在动力的培养。真正的关键是让孩子从“为了镜头认真”变成“为自己认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在没有外部监督时,依然能主动拿起笔、静下心。把握好借力与自主的度,让直播写作业回归辅助的本位,才能真正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驱力,这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正道。
上一篇:完善大中小学思政教学衔接运行机制
下一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