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国考年龄放宽到38岁,博士更是能浪到43岁!不少老铁激动地拍大腿——咱这波80后终于等到“第二春”了?先别急着下单公务员考试教材,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记得前几年35岁就像道鬼门关,多少职场老鸟在生日蜡烛还没吹灭的时候,就被HR委婉提醒"优化人员结构",恨不能揪住她去问问是不是老总的意思。现在公考政策突然松绑,确实像给中年职场人发了张复活卡。
但仔细看新闻就会发现,这张卡的使用条件还挺讲究。普通岗位给你延到38岁,听着多三年,可换算成职场时间,大概相当于超市临期食品的“最后三天特惠”。博士倒是大方,43岁的门槛都快够到退休年龄了,但想想现在读个在职博士的秃头成本,这优惠券领得肉疼。
招录3.81万人的数字挺喜人,但把职位表当淘宝商品筛选就知道真相了——九成多都是县乡级岗位。这就好比商场打折,海报上写着“全场1折起”,进去才发现真打1折的都是过季款。一线城市企业中层要是想报考老家县城税务局,工资条直接少个零不说,以后同学聚会聊起年薪都得用“税前五位数”来自嘲。当然,一般岗位没有这么夸张,但降七成差不多。更扎心的是晋升路线,38岁进去当科员,等熬到正科的时候,隔壁95后副主任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不过对于特定人群,这政策确实像及时雨。比如那个在私企干了十五年财务的老张,注会证都快被灰尘埋了,现在能报考财政局;还有在实验室熬成“灭绝师太”的女博士,终于可以把论文转化成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但这类属于精准匹配,就像超市深夜面包五折,正好赶上的才是真划算。
最魔幻的还是备考现场。38岁大叔和00后应届生同场竞技,行测卷子翻页声都能听出代沟——年轻人翻页像点钞机,老伙计们翻页像老黄历。更别说申论要写“元宇宙政务服务”,大叔们可能连原神和元神都分不清。有位考友说得精辟:“以前担心年龄超限,现在担心脑速超龄。”
不过,调侃归调侃,如果还是想早日脱离大厂苦海,还是有几条建议可以给老铁们分享一下。
深耕技术的老铁们,咱的技术及经验是刚毕业大学生不能比拟的,在报岗位的时候,咱就直盯相关技术岗,那个报录比比三不限岗高出好多倍。
备考的时候,针对咱反应能力比应届生差的弱点,行测方面,专攻策略题(数量关系/逻辑)。申论方面,嫁接职场经验(对策题实操),多看看机关公文模版库之类。面试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面试官对咱年龄的疑虑,显示出咱的优势出来,比如情绪稳定,思维缜密,决策稳定等。
咱一定要在职备考,虽说是骑驴找马,没有抓住马的缰绳前,不能放跑了驴子。
所以啊,别被“第二春”这个词忽悠了。公务员这碗饭,早吃是铁饭碗,晚吃可能就是不锈钢饭盒。倒是建议手握中级职称的各位,不妨看看长三角聘任制公务员,钱多事少离家近虽然不可能,但钱多和离家近还是可以二选一的。至于真正的“第二春”,可能还是得靠兜里那几个压箱底的资格证——毕竟体制内的大门开再大,也不如自己多留几扇窗来得踏实。
(图源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