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参加论坛,共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论坛由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黑龙江省牵头高校)共同主办。
论坛现场(哈工程供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黑龙江省教育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组长张石梅在致辞中指出,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大学,培养了一大批“三海一核”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黑龙江省牵头高校,积极牵引全省大中小学协同发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体化建设龙江品牌。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专家学者们通过深入研讨,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创新观点和思想成果,为更好推进一体化改革创新注入新动能。
在主旨报告阶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韩庆祥以《“打铁自硬”和“立德树人”》为题,强调为更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努力实现“打铁自身硬”,坚持以“八个相统一”创新思政课教学,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聚焦到“立德树人”实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原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张国祚教授以《如何正确认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阶段性的异与同》为题,指出立德是各学段的共同要求,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社会认知,对“德”要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即随着学段的提升,不断深化理论认知。
主旨报告(哈工程供图)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骆郁廷教授以《基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题,指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必须基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重点处理好课程一体化与人的一体化的关系、课程针对性与人的针对性的关系、循序渐进与阶段提升的关系。
在主题发言环节,16位思政教育领域专家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亮点、难点等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汇报。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教授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沟通协调机制、集体备课模式等方面,对一体化建设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北京师范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增岽教授认为,通过构建多维度教学场景与智能化评价机制,能够有效发挥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赋能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教授从数智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论述了一体化教学创新的相关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柏路教授强调,从思想立魂、成就塑魂、文化凝魂三个层面深刻把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朝阳教授指出,思政课应通过有效提问来增强课堂吸引力,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中提升思政课的发展后劲。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晔教授阐述了AI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价值,以及高效、协作、多元、普及、动力与整合的运行机制。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书臣教授认为,要从学科要求、课程建设、思政育人等方面,深刻领会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定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教授深入分析了数字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从量态建设、模型设计等维度提出发展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宏波教授指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应杜绝形式主义的实践课程,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与制度化建设。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文华教授立足于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阐述了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做法与成效。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志强教授介绍了数智技术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资源整合方式,以及精准推送渠道方面的实践经验。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景云教授聚焦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难题,提出构建“六链贯通”机制,通过“组织链”“内涵链”“衔接链”“资源链”“人才链”“数字链”建设,有效形成一体化机制载体和方法路径。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江波教授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方法。铜仁学院王德召教授提出了精准定位各学段课程目标、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优化策略。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星星副教授从校社协同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一体化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莹副教授从整体理念、系统思维、培训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思政课教师一体化能力提升策略。
大会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模式探索与经验总结、数智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创新与实践、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一体化机制研究等议题举办四个分论坛,参会专家、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聚焦论坛主题开展深入研讨。
闭幕式上,有关领导为参加本次论坛的研究生优秀论文获奖代表颁发证书,鼓励更多青年学者深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本次论坛精彩纷呈、成果丰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思政课教师等各方面力量加强协同联动,持续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走深走实。(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