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 Sherry编丨KK
2025年10月13日,随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揭晓,本届诺贝尔奖季正式落下帷幕。 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与彼得·豪伊特因在“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领域作出的深刻阐释,共同分享了这一荣誉。
若论本届诺奖的“高光阵营”,加州大学系统表现尤为瞩目, 已有5位与加州大学系统紧密相关的获奖者。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的3位获奖者,都来自加州大学系统。
自1939年以来,加州大学体系已走出超70位诺贝尔奖得主,其科研实力与学术传承可见一斑。
加州大学能成为“诺奖收割机”,源于其强大的公共属性和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支持。多元化的经费来源构成了支持“长线研究”的财政基石,让科学家能专注于意义重大的基础科学探索。
26Fall美本申请季,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对于志在攀登学术高峰的申请者而言,加州大学系统及其代表的“长线科研生态”,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关注的选择。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对美国高等院校发起的一系列“攻击”。即使70+诺奖背书,作为全美第一公立大学, 加州大学系统如今也深陷“多重困境”。
全美第一公立大学
深陷多重困境
加州大学系统的“困境”背后,无非是“缺钱”与“缺人”。
首先是“缺钱”,其财政危机持续已久。
去年10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学生政府 (ASUC) 的议员例会上,Academic Affairs Vice President公布了学校足足两亿四千七百万美金的财政赤字。
图源:公众号Team Ellen
加州大学系统顶尖名校都陷入了如此困境,其他分校的境遇不言而喻。
除了自身深陷财政赤字危机, 特朗普政府也没放过加州大学系统。
今年6月,特朗普就曾放话,准备大规模取消联邦政府对加州的拨款,首当其冲的就是加州大学系统和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这两大教育巨头。
8月2日,特朗普政府暂停了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总额约 5.84 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支持。
加州大学校长迈克·德雷克发出紧急警告称,联邦研究资金可能被冻结,这将是加州大学系统历史上“最严重的财务挑战之一”。
若特朗普这一“刀”真彻底砍下去,势必对加州大学系统造成严重冲击。——除了学校各项服务降级,还会影响实验室的设备更新,科研项目数量下降,教授的科研时间与招生计划都将会缩水,甚至就连加州大学的招聘系统也一度被冻结。
除了缺钱,加州大学如今也“缺人”。
申请量停滞,意味着学生们有了更多元的选择。
与私立大学相比,加州大学虽然学费便宜,但生活成本一点不低。加州的消费更是出了名的“贵”,仅次于纽约和夏威夷。
上次的时候,外滩君曾按学费、生活费、房租的相对较低水平,粗略地估算了一下 ,如今国际生就读加州大学顶尖分校的年总费用,已逼近8万美元大关,大约58万人民币。但有读者留言表明,外滩君还是算便宜了。
单从金额来看,加州大学的费用正逐渐逼近私立大学的水平。
当公立大学的“性价比”不再,越来越多的州内学生不再直接“冲刺”,而是将社区大学等作为“曲线救国”的跳板。
由于 其门槛较低、录取率高、学费更为便宜、灵活性高,转学这一路径受到不少学生偏爱。25fall,加州大学各分校的转学申请人数继续上涨。
而那些把加州大学作为申请目标的州外学生与国际学生,也会出现了迟疑——如果再加一点费用,就能到私立大学享受更好的教育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缺钱”与“缺人”的双重困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闭环。
涨学费、扩招、取消招生限制,
到底是解药,还是另一种毒药?
面对困境,加州大学的动作准确且迅速。
首先是上调学生学费。从2025fall起,入学的州外本科生学费将增加3,402美元/年(约2.5万人民币),涨幅9.9%,为历史涨幅最高的一次。
7月初,加州大学在官网发布《UC 2030》长期发展规划, 计划在2030年之前完成:扩招20万学位、毕业率冲刺90%、师资科研全面升级。这无一不彰显了加州大学的“野心”。
各个分校也有自己的动作。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了缓解财政赤字的紧张,直接提出:1.增加州外学生(包括国际生)学费;2.减缓针对州外学生的愈加严格的招生限制,直到学校的资金问题有所缓和。
在伯克利,为了确保加州纳税人无需资助州外学生在UC的就读开销,州外和国际学生需要支付一笔额外的Nonresident Supplemental Tuition。在2024-25学年,该费用为34,200美金。根据明年预估的6%上升来推算,2025-26年入学的新生将至少在常规学费的基础上多支付36,252美金。
涨国际生学费、扩招、取消州外招生限制,这似乎是对于“缺钱”与“缺人”这两重困境,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学费涨价的同时,就读体验却并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善。
很看重伯克利的种种优秀气质,期待在学术上和生活上都有精彩的体验。但当她真正进入伯克利就读时,发现一切都和她想的不太一样——选课难、千人课堂、课程速度快到飞起、甚至很难找到教授解答问题......
更有网友分享,如果上课没有准时抵达课堂,可能就需要坐在地上完成整堂课的学习。
再加上加州当地的治安和流浪汉问题,加州大学真正的就读体验或许与想象中大为不同。
花着与私立大学差别不大的费用,得到的却是“如此”的教育体验,这无疑会劝退一部分国际生家庭。 学费涨价,看似可以缓解一时财政之困,但是长久看来,似乎并不能“药到病除”。
而扩招、取消州外招生限制等举措,其实都是为了解决“缺人”的问题。25Fall,加州大学各分校录取率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国际生录取率的增幅则更为明显。其中,伯克利分校国际生录取率几乎翻倍;洛杉矶分校国际生录取率升至6.43%;圣芭芭拉分校涨势最猛,从24Fall的30.19%跃升至48.1%。
在今天的美国,对于低收入和第一代大学生的高中生而言,接受大学教育仍是跨越阶级的最佳机会。但是,少有学生能负担得起外州和私立大学高昂的学费。 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大学承担起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责任:保障州内学生受到高等教育的概率。
当国际生数量增加,招收更多支付全额学费的国际学生,或将成为其维持学术资源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生源、提升校园多元化的主动举措。
但同时,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势必会被削弱,这种削弱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实质上,有限的入学名额会向“支付能力”而非“需求程度”倾斜,挤压本地学生的机会;在理念上,公立大学将更多地遵循市场逻辑,而非作为促进社会流动的公共服务机构。
这将引发了一个根本性的公立大学的身份危机:当一所公立大学越来越依赖全球生源的学费,它服务于“本州公众”的根本使命,将如何与维持卓越的“全球野心”相协调?
26Fall的加州大学申请之路:
从激烈到变态
聊完了加州大学如今的困境与解决方案,让我们回归今年的申请季。
在中国留学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10个留学生,9个申UC。中国学生偏爱加州大学的原因很简单 ——性价比高,以相对可负担的成本,享世界级的教育资源。
即便如今加州大学“缺钱”又“缺人”,录取率显得十分友好,但其真正的招生要求并没有放低,甚至还继续提高了部分招生要求。
01
GPA
今年,加州大学系统将继续全面实行“Test-Blind”政策,这意味着SAT/ACT等标化成绩在审核中完全不被考虑。校方进一步明确,提交标化成绩非但无益,甚至可能给招生官留下负面印象。
然而,这份对标化考试的“友好”,绝不意味着学术成绩的重要性有所降低。恰恰相反,在弱化标化指标的背景下,GPA的权重与审视变得更为关键。
今年起,GPA计算规则出现重要调整: 从9年级结束后的暑期课程,到11年级结束后的暑期课程,均可计入GPA。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有机会利用暑期课程提升GPA,但也必须保持每个阶段成绩的稳定性,任何一次松懈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除了GPA,非学术维度如特殊项目成就、学科竞赛奖项、暑校、科研等的经历,以及生活经历对学术成长的助力也可以在申请中进行体现。
02
AP校内成绩
加州大学招生官明确表示,他们会 更关注校内AP课程成绩,而非AP考试成绩。如果学校对AP/IB课程数量有限制,务必在申请中详细解释这一情况。
03
语言成绩
洛杉矶分校已经正式官宣提升国际生语言成绩: 托福单项从22分上涨到24分,雅思从7.0上涨到7.5。26fall申请季起, 低于标准的申请人将直接不被考虑。
04
文书
加州大学招生官明确表示, 如果申请者使用AI写文书,一旦被查出来立刻取消申请资格。而且同学们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加州大学有自动的AI审核系统。
另外,文书无需辞藻华丽,用朴实语言真诚表达想法、展现真实的自己即可。此外,切忌在文书中表现出对某一所分校的特殊偏爱,以免影响招生公平性。
总体而言,26Fall的美本申请, 尤其是加州大学系统,如今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更容易录取”的表象之下,真正的竞争,始终在于不可替代的个人实力与清晰的学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