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心理案例复盘No.276:21 岁,抑郁休学,学霸女儿躺平的一年
创始人
2025-10-18 21:24:09
0

咨询人:孩子妈妈

当事人年龄/性别:21岁女孩,大三

指导老师:王舒老师及其团队

情况介绍:

焦虑抑郁、休学

严重躯体化反应

本篇文章为孩子妈妈自述。

果壳心理真实咨询案例,内容经当事人许可呈现。

大三那年,女儿突然被严重的躯体化反应击垮 —— 只要返校就心悸、呕吐、彻夜难眠,成绩一落千丈,由此开启了一年的休学之路。

这场变故像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奉为真理的教育理念。

"完美女儿"的崩溃

-

我是典型目标导向型的人,坚信人生尽早规划才能掌握主动权。

这种理念让我在国企站稳脚跟,也让我为女儿铺就了一条 "完美" 的成长路径:从小学的奥数班到高中的重点校,从作息表到升学计划,我像精密的齿轮般推动着她的人生。

女儿也争气,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五年级的时候,有亲戚在她面前说,“小学学得好没用,女孩儿到了初中就不行了。”

她就暗自较劲,给自己学魔怔了,就连放学路上回家,都念叨学习。

她心里一直想的是“我不能比别人差”,我看女儿这样更是心中欢喜,认定她就是学习的料。

高中时她偶尔也会因大考焦虑失眠,记得高考前她情绪十分紧绷,身体也出现了不适,我劝她回家几天,孩子爸爸却在一旁说“你别影响她”。

第二天,女儿还是照常去上学,最终她也不负众望,考入 985 重点大学。

我沉浸在 "成功母亲" 的光环中,却没注意到她眼底的疲惫正在累积。

直到大三开学前夕,女儿抱着呕吐袋蜷缩在卫生间,她哭着说:"妈妈,我只要想到回学校就呼吸困难。"

那一刻,我才惊觉那个永远冷静的 "学霸" 早已千疮百孔。

反复试错的一年

-

女儿休学初期,我陷入极度焦虑。

我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响起,高中最难的时候都熬过去了,她的人生没道理到这里搁浅,我接受不了。

我在各大平台反复搜索 “抑郁”“休学”“如何让孩子振作”,手机里收藏了上百篇攻略。

有人说要 “接纳孩子的现状”,我便强迫自己笑脸相迎;

有人说 “心理疏导能治本”,我立刻带着女儿辗转多家机构。

但每次咨询后,女儿总说:"妈妈,他们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 到后来她甚至开始厌烦,“那些咨询师一张嘴我就知道他们要讲什么”。

更让我挫败的是,丈夫依然坚持打压式教育,动不动就说 “这点挫折都扛不住,以后怎么成大事”,父女关系剑拔弩张。

我夹在中间,既要安抚女儿,又要劝说丈夫,心力交瘁。

我期间也听从过尝试过 “放养式” 陪伴,不再提学习,每天变着法做她爱吃的菜,陪她追剧逗猫。她一开始还能和我一起聊天、做家务,后来越来越沉默;我也试过用故事激励她,换来的却是她躲进房间的背影。

直到有天她哭着说:“妈妈,我觉得自己像个废人!同龄人都在上学,只有我自己在家里什么都做不了……”

我看着哭泣的女儿,我终于意识到这一年反复试错对女儿造成的二次伤害。

直播间里的转机

-

一次偶然的直播间相遇,郭老师的直播风格让女儿眼前一亮:"这个老师说的不错。" 通过直播间,我们联系到果壳心理。

第一次与果壳心理的专家老师沟通时,她细致询问了女儿的成长经历、家庭互动模式,甚至连丈夫的工作压力源都一一记录。

三天后,我收到了一份足足 34 页的家庭教育方案,从家庭治疗目标到具体实施步骤,从父母的情绪管理到女儿的复学计划,每个环节都标注了理论依据和预期效果。

这份方案的专业性让我震撼,我也从中发现我和孩子爸爸所谓的为孩子好,其实是以限制和要求为代价,虽然本意也是对孩子好,但是在情绪上和语言上的输出却是不稳定的。

我们是标准的“严父慈母”式的家庭,挑剔,指责,催促是常态。尤其是孩子爸爸,他日常生活和工作均标准较高,在孩子面前一直是比较严厉的状态。

所以女儿和爸爸相处的过程,既期待被爸爸认可,又畏惧被指责,存在纠结和小心翼翼的状态。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女儿对学习上也有一种完美主义,非常害怕失败,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消极事件时的接受和处理能力都是很弱的。

而我们的严格管理式教育也导致孩子形成的认知是表达是无效的,抗争是无效的心理认知,久而久之孩子自身就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形成积压现象。

当然孩子出现问题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专家老师也给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我们决定充分的信任老师,按照老师的方案一步步来。

系统性转变

-

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系统性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实现了从问题应对到根源改善的转变。以下是核心行动策略:

◎从否定式激励到赋能式沟通

专家老师首先指出我和孩子爸爸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说教、指责转为接纳、肯定,从否定转为信任和鼓励。

由于我们夫妻两个追求完美标准较高,孩子成长过程缺乏认可肯定。如果我们能真正做的尊重孩子,接纳孩子,信任孩子,则对孩子的疗愈和复学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线上指导截图

◎从目标驱动到情感支持

作为家庭中目标导向的代表,我的改变聚焦于 “留白式陪伴”。之前和女儿的相处中我一直属于安排者的角色,专家老师就建议我调整对孩子的学习期待,我也意识到未来的不单是只有好成绩才有好未来,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态和自信心。

我尝试放下功利性,对于女儿时不时的情绪波动,我会轻轻抱着她说“爸爸妈妈知道你遇到了自己的困难,可能一时间难以跨越,我们理解,你可以休息、放松,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老师线上指导截图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互动

休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女儿越来越沉默,我感觉我们中间总是隔着距离,但无力打破。专家老师建议我们试着走近女儿的爱好,我主动陪她看动漫,逛街,花一个下午时间阳台逗猫玩……这个期间女儿开始主动表达,我们之间的沟通也逐渐深入。

慢慢地女儿把一些埋藏在心里的话逐步说出来,也能够聊一些敏感的话题了,比如学习、学校、同学等等。

这些改变并非一蹴而就,每一个动作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才能达到好的结果。所以我非常感恩王舒老师,全程不仅提供了方法论,更教会我们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步骤,最终使我们的家庭系统从问题发源地转变为支持孩子成长的能量源。

孩子复学后状态平稳

如今,女儿已顺利复学。她偶尔还会在电话里提到学业压力,但我知道,那个曾被完美主义压垮的孩子,正在家庭支持与专业指导的双重滋养下,重新找回生命的力量。这场教育风暴让我明白:真正的爱不是规划孩子的人生,而是学会在专业引导下,陪着她成为她自己。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第230周“吾论如何”成长讲坛... 锵!锵!锵! “吾论‘如何’”成长讲坛 本周金句展播 火!热!来!袭! 快来一起跟小编看看 一 《3...
西充县槐树镇小学:深耕生活课堂... 为深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践,探索素养导向下的课堂创新路径,2025年10月14日,槐树...
明晚开播,又一年代大剧来袭,看... 《沉默的荣耀》刚结束,无数观众还在沉浸在“向烈士致敬”的情绪当中,央视八套黄金档的接档剧一经官宣,就...
狗仔曝辛柏青与友人聚会开心大笑... 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间,朱媛媛已经去世5个月了。朱媛媛去世后,她的丈夫辛柏青的状态一直备受大...
《金锁记》有关曹七巧在豪门里的... 大家好,我是梁良公子,2025年第159篇原创文章来了,关注我,一起学习成长。《金锁记》改编自民国才...
筑牢校园防线,守护呼吸健康——...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市...
[AI电子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22英美文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北京航...
55韩国15所大学被中留服除名... 近期,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了最新的韩国认证院校名单,其中新增6所大学,同时有15所大学被移出认证名...
丘成桐发文纪念杨振宁:启我后学...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
2025年计算机类专业现状分析... 过去十年,计算机行业一直被笼罩在“高薪”“风口”的光环下,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也是考生们竞相追逐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