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国考报名第一天,场面就异常火爆,光是看看数据都觉得心跳加速。开放报名仅9个小时的时候,就涌进去19万报名考生。
最抢手的岗位,已经到了649个人抢一个的程度!这次国考,一共提供了3万多个岗位,听起来不少,但跟这种报名热情一比,名额明显不够用了。
自古以来,能者居上。报考看实力,也看运气。遇见竞争少的岗位就上去了,遇见竞争力强的岗位,可能有能力也上不去。
这次国考,我们先从地域看。山东和北京这两个地方特别受考生青睐,其中济南的铁路公安局基层民警岗位,明明只招1个人,报名第1天就有649个人抢着报。
北京也不遑多让,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这些部门的岗位,前面都排起了长队。
医疗保障局的,综合管理岗招3个人,愣是吸引了560人报名。这热门程度,环球影城,都没有考试的人多。
这些岗位要么是中央部委,要么是实权部门,发展前景好,社会地位高,自然就成了香饽饽。竞争激烈也不足为奇。
但,不是所有岗位都这么火爆,不同岗位之间的冷热差距,特别明显。有的岗位门庭若市,有的岗位却门可罗雀。这跟岗位所在的部门、工作内容、发展空间,还有报考条件都有很大关系。
比如中国残联教育处的一个主任科员岗位,等着审核的有313人,已经审核通过的有130人,加起来四百多人争一个位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个岗位也有259人参与审查。这些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可能为此,准备了整整一年甚至更久。
浙江省,一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岗位,竞争比例达到了162:1,这意味着162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胜出。
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的岗位也不甘示弱,130个人抢一个位置。就连竞争相对缓和一点的四川、江苏、安徽等地,好些岗位的竞争比例也超过了50:1。
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告诉我们,选择报考岗位真的是个技术活,光看岗位好不好不行,还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和胜算。要是盲目跟风去报那些几百人争一个的岗位,很可能就成了炮灰。
考试上岸,实力和运气并存。在报考人少的地方,上岸机会就相对大一些。但看这个情况,人少是不可能了。
我们就看看人多的地方,实力不够的,就去避避雷。今年国考,报名对热门的省份有四个,北京,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登上榜单。
广东,因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也成了报考热门地。山东,好像没什么好解释的,山东学习,不管考什么都热情高涨。
但今年,还有一个还是很意外的,那就是四川。所以,今年四川的考生,要更加努力了,不然很可能就被自己的老乡给刷掉。
从今年的招录计划来看,税务系统依然是绝对的主力军,占总招录人数的六成五,比去年还涨了六个百分点。
金融监管部门的招录人数也有小幅上涨,倒是铁路公安的招录规模明显缩水了。这些数据对考生来说其实很有参考价值,毕竟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要是能避开那些竞争特别激烈的地区和部门,找个相对冷门但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岸的几率说不定会大很多。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